在众多造车新势力深陷亏损泥潭、甚至因资金链断裂而黯然离场的背景下,小米汽车却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开售不到两年便实现盈利,这一消息无疑在汽车行业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

有人或许会质疑,小米汽车凭借3分钟大定20万辆的惊人订单量,仅赚取7亿元利润似乎并不突出。然而,这背后隐藏着小米汽车当前仍处于扩张阶段的事实。目前,小米汽车正全力以赴地扩建工厂、购置先进设备,这些大规模的资本投入导致其支出高昂。可以预见的是,一旦工厂全面建成、设备投入运营,小米汽车的利润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在小米集团最新公布的三季度财报中,“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板块的表现尤为抢眼。尽管小米有意将部分不赚钱业务的开支纳入其中,以平衡汽车业务的利润表现,但即便如此,汽车业务的盈利状况依然难以掩盖。这一细节,无疑让其他仍在亏损中挣扎的造车新势力投资者倍感压力。
深入剖析小米汽车的三季度财报,不难发现两大亮点。首先,小米汽车的毛利率实现了显著提升,从去年的17.1%跃升至当前的25.5%。这一数据不仅远超小米智能手机业务11.1%的毛利率,也略高于家电消费产品23.9%的毛利率。考虑到汽车业务的销售规模远非手机和家电可比,这一毛利率的提升显得尤为珍贵。

其次,小米汽车的单车均价也在稳步上升,从去年的23.8万元提升至现在的26万元。随着改款SU7、YU7 GT以及YU9等新车型的陆续上市,小米汽车的单车均价有望进一步攀升,甚至突破35万元大关。毛利率的上升和单车均价的上涨,共同预示着小米汽车将成为小米集团未来最大的利润增长点。
小米之所以毅然决然地投身汽车制造领域,背后有着深刻的战略考量。随着智能手机市场逐渐趋于饱和,小米手机业务的发展已遭遇瓶颈。而汽车业务,作为一个全新的增长点,正为小米集团开辟出一片广阔的蓝海。小米汽车的崛起,不仅将为小米集团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更将重塑整个汽车行业的竞争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