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阿里全力押注AI to C:以千问为剑,抢占未来数字生态入口

   时间:2025-11-19 20:24:03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阿里巴巴正式宣布进军AI to C市场,其全新推出的千问App公测版已同步上线网页和PC端,面向全球市场的国际版也将在近期发布。这款基于全球性能领先的开源模型Qwen3开发的应用,将直接与国际主流产品展开竞争。公测首日,因用户访问量激增导致部分服务短暂中断,相关话题迅速登上微博热搜,次日便冲入苹果应用商店免费应用总榜第四位。

市场对千问的关注首先源于其技术实力。作为阿里开源模型Qwen的衍生产品,该系列自2023年全面开放以来已发布超300款模型,覆盖文本、编程、图像等全模态领域,全球下载量突破6亿次,衍生模型数量超过17万个。最新发布的Qwen3-Max在性能测试中超越GPT5、Claude Opus 4等国际竞品,跻身全球前三,并在实盘投资大赛中战胜ChatGPT等顶级模型夺得冠军。

这款应用集成了阿里通义系模型的核心能力,提供深度思考、AI修图、实时记录、拍照解题、视频生成、PPT创作等全场景服务。用户通过单一交互界面即可完成从日常对话到复杂任务处理的需求。测试显示,系统能在数秒内生成研究报告并自动制作精美PPT,这种"一站式"服务模式与全球用户量达8亿的ChatGPT形成直接竞争。

阿里巴巴的AI战略布局早已显现端倪。今年云栖大会上,公司宣布将阿里云定位为"全栈人工智能服务商",提出通义千问要成为下一代操作系统,阿里云则转型为"超级AI云"。管理层更提出颠覆性观点:通用人工智能(AGI)只是起点,未来将迈向具备自我迭代能力的超级人工智能(ASI)。这个发展路径被划分为三个阶段——智能涌现、自主行动和自我迭代,目前千问已进入"辅助人"的Agentic AI时代。

在生态构建方面,阿里正打破业务壁垒实现资源整合。电商、支付、本地生活、云计算等业务线围绕AI进行重构,千问被定位为全栈生态系统的"中枢神经"。未来用户可能通过自然语言指令,实现跨平台协同操作:比如规划旅行时系统自动在淘宝比价下单,通过支付宝完成支付,并在高德生成导航路线,彻底打破应用间的割裂状态。这种服务模式若能实现,将重构数字生活的入口形态。

公司今年在多个战场取得突破性进展:阿里云收入同比增长26%,AI相关产品连续八个季度保持三位数增长;即时零售领域,淘宝闪购日订单峰值达1.2亿单,带动电商月度活跃用户增长25%;高德"扫街榜"上线23天用户突破4亿。这些成绩验证了业务协同战略的有效性,淘宝闪购与饿了么、高德的流量互导模式,为跨业务整合提供了成功范本。

当前国内AI C端市场虽已涌现多款产品,但阿里认为行业仍处于初级阶段,尚未出现真正解决实际问题的成熟方案。千问项目负责人指出,现在正是模型成熟度与生态发展相匹配的关键节点:Qwen3-Max的性能达到全球领先水平,同时阿里内部的Agent生态已具备跨场景调用能力。这种技术积累与生态优势的叠加,构成了阿里争夺未来AI入口的核心竞争力。

在硅谷市场,Qwen系列正快速扩张。AirbnbCEO公开表示公司大量依赖该模型,英伟达CEO黄仁勋称其已占据全球开源模型大部分市场份额。三方机构数据显示,中国AI云市场阿里云占比达35.8%,在采用生成式AI的财富500强企业中,超过53%选择阿里云作为合作伙伴。这些数据印证了阿里在全球AI竞赛中的领先地位,也为千问的国际化扩张奠定了基础。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