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小米三季报:汽车业务首盈利成亮点,智能手机收入降,股价跌破40港元

   时间:2025-11-20 07:55:47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小米集团近日公布了2025年第三季度财务报告,显示公司总收入达到1131亿元,同比增长22.3%,经调整净利润为11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80.9%。其中,汽车业务表现尤为突出,首次实现单季盈利,而传统手机与AIoT业务增速则有所放缓。

在汽车业务方面,小米集团第三季度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分部收入达到29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99.2%。具体来看,智能电动汽车收入为283亿元,其他相关收入为7亿元。该业务分部首次实现单季度经营盈利,经营收益达7亿元。小米集团表示,汽车收入的增长主要得益于汽车交付量及平均销售价格(ASP)的提升。第三季度,小米汽车交付量从去年同期的3.98万辆增至10.88万辆,ASP也从每辆23.87万元上升至26.01万元,主要得益于Xiaomi SU7 Ultra及Xiaomi YU7系列等高端车型的交付。售后服务及汽车金融服务收入的增加也推动了其他相关业务收入的增长。

小米汽车的销售服务网络也在持续拓展。截至9月30日,小米已在全国119个城市开设了402家汽车销售门店,并在125个城市拥有209家服务网点。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在业绩电话会上透露,小米汽车预计将于本周完成全年35万辆的交付目标。

然而,与汽车业务的高增长相比,小米集团的传统业务增速明显放缓。第三季度,手机×AIoT分部收入占总收入的74.4%,为841.1亿元,同比增长仅1.6%,远低于上年同期的16.8%。其中,智能手机收入为460亿元,同比减少3.1%,主要是由于智能手机ASP的下降。尽管中国大陆高端智能手机出货量占比提高部分抵消了这一降幅,但境外市场ASP的下降仍对整体收入产生了影响。智能手机出货量则略有增加,从去年同期的0.431亿部增至0.433亿部,主要得益于境外市场出货量的增加。

IoT业务方面,第三季度小米集团IoT与生活消费产品收入为276亿元,同比增长5.6%。其中,智能大家电收入同比减少15.7%,主要受到中国大陆出货量因国家补贴退坡及竞争加剧而减少的影响,尽管高端化战略带动了ASP的上升。扫地机器人、移动电源、电动滑板车等生活消费产品以及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可穿戴产品的收入增长,则带动了IoT业务整体的增长。

在资本市场方面,小米集团股价在三季报发布后持续走弱。11月19日,小米集团股价跌破40港元,盘中最低触及38.22港元,截至收盘报38.82港元,跌幅达4.81%。这一股价走势延续了下半年以来的下行态势,自6月27日创下61.45港元的年内股价高点后,小米集团股价累计跌幅已超30%。公募基金三季报数据显示,三季度基金经理对小米集团采取了显著的减持操作,小米集团不仅退出主动权益基金前十大重仓股行列,更以108.34亿元的减持市值成为三季度公募基金减持最多的个股。

对于三季度业绩表现,卢伟冰表示,小米业绩波动低于上一周期,手机高端化、IoT毛利率保持稳健、互联网业务受益于高端用户增长、汽车交付节奏超预期等组成的整体内部结构,是支撑公司抵御周期波动的关键因素。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付一夫则指出,小米三季度业绩呈现新旧引擎分化态势,创新业务成为核心增长极,但传统基本盘承压,智能手机收入同比减少,主要受内存涨价、行业竞争加剧影响,也反映出业务转型期的成本压力。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认为,尽管小米集团第三季度业绩整体向好,但手机×AIoT传统业务增速放缓,尤其是智能手机收入的下滑,可能引发投资者对公司未来增长前景的担忧。在资本市场上,投资者往往对传统业务的稳定性和增长性寄予厚望,一旦其表现不佳,市场情绪便容易受到影响,导致股价承压。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