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韦伯望远镜揭开宇宙“家底”新面纱:2万亿星系数错,新发现更精彩

   时间:2025-11-20 23:44:37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宇宙究竟有多少个星系?这个问题曾像“测量海洋里有多少滴水”般难以回答。过去,哈勃望远镜给出的2万亿星系的数据曾让科学界沸腾,人们以为这是宇宙的终极答案。然而,随着韦伯望远镜的登场,这个数字被彻底改写,人类对宇宙的认知再次被颠覆。

哈勃望远镜曾以2万亿的星系数量震撼世界,但这个数字并非完全准确。问题出在地球周围稀薄的宇宙尘埃上——这些尘埃会反射太阳光,形成杂光,哈勃望远镜在观测时误将这些杂光也算作了星系的亮度。就像在雾霾中统计人数,连影子都被算作真人,结果自然多出了许多“虚数”。

韦伯望远镜则凭借其红外镜头,成功穿透这些“宇宙雾霾”,直接捕捉到星系本身的光。它的观测能力强大到什么程度?在最暗的天区,韦伯看到的亮度比哈勃低10倍,那些曾被隐藏在阴影中的小星系,终于露出了真容。然而,当科学家将这些小星系全部纳入统计时,却发现总数反而比2万亿少了一大截。这看似矛盾的结果,背后隐藏着宇宙的深层规律。

原来,小星系虽然数量众多,但质量极轻,过去的模型在计算时高估了它们的“权重”。就像统计人口时,不能将婴儿和成年人按同一标准计算。韦伯望远镜的厉害之处在于,它能精准区分星系的“年龄”和“体型”,甚至能捕捉到星系形成初期的“婴儿肥”。

韦伯望远镜的观测成果远不止于此。在COSMOS-Web天区,它一次性发现了1678个星系群,其中许多是120亿年前的“古老星系”。这些星系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像城市中的社区一样,通过引力连接成“宇宙网”——长长的丝状结构和墙状结构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宇宙的骨架。在韦伯拍摄的照片中,有些星系被引力拉扯得变形,光线弯曲成戒指状,这正是爱因斯坦预言的引力透镜效应。当科学家第一次看到这种“爱因斯坦环”时,仿佛感受到了宇宙在向人类传递某种神秘的信息。

宇宙的奥秘远不止于此。欧几里得望远镜的补充数据揭示了一个更惊人的事实:一个距离地球105亿光年的星系,它发出的光在地球上还是单细胞生物时代就已启程,如今才抵达人类的视野。这束光穿越了漫长的时空,而人类仅用几周时间就通过AI完成了分析——这在过去,科学家可能需要花费数年。

当然,这一突破离不开AI的助力。韦伯望远镜每天传回的数据量高达100GB,相当于几十部电影的容量。如果仅靠人工标注星系特征,几乎不可能在有生之年完成。而Zoobot AI算法的出现,让这一切变得轻而易举——它不仅能快速分类星系,甚至能识别出星系螺旋臂的细微纹路,效率远超人类专家。

有人或许会问:星系数量的增减,与人类有何关联?其实,这就像人类第一次意识到地球并非宇宙中心一样——发现过去的错误,反而让探索变得更有意义。那些隐藏在深空中的小星系,可能藏着恒星诞生的秘密,甚至是生命起源的线索。每一次数据的修正,都是人类向宇宙真相迈进的一步。

目前,韦伯望远镜仍在持续观测,欧几里得望远镜也在绘制更完整的宇宙地图。或许不久的将来,新的数据会再次颠覆现有的结论。宇宙就像一个永远拆不完的盲盒,每一次开启,都会带来新的惊喜。你心中最震撼的宇宙照片是哪一张?是韦伯拍摄的马头星云,还是哈勃的深空场?我的手机壁纸一直是蓝色的猎户座星云,总觉得那里藏着宇宙的悄悄话。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