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近日在AI领域动作频频,其核心项目千问APP正式开启公测,网页端与PC版同步上线,目前已登陆各大应用商店。这一举措标志着阿里在AI战略上迈出重要一步,正式向C端市场发起全面冲击,与ChatGPT等国际知名AI产品展开竞争。
阿里管理层将千问项目视为“AI时代的未来之战”。与传统的对话式AI不同,千问不仅具备强大的语言交互能力,更被定位为未来的AI生活入口。据透露,阿里巴巴正计划将地图、外卖、订票、办公、学习、购物、健康等各类生活场景接入千问APP,使其能够直接为用户“办事”,成为日常生活中“随叫随到”的智能伙伴。这一战略布局显示出阿里对AI技术落地应用的深刻理解。
在技术层面,阿里巴巴持续加大投入。今年早些时候,公司宣布将投入3800亿元用于AI基础设施建设,并计划进一步追加投资以强化AI和云基础设施布局。这一决策基于阿里对大模型技术的深刻认知——在9月24日的云栖大会上,阿里集团董事兼首席执行官吴泳铭明确表示,大模型是下一代操作系统,而AI云则是下一代计算机。
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产品,包括通义旗舰模型Qwen3-Max、下一代基础模型架构Qwen3-Next等。其中,Qwen3-Max-Instruct的预览版在LMArena文本排行榜上位列第三,甚至超越了GPT-5-Chat,展现出强大的技术实力。阿里还宣布与英伟达在Physical AI领域达成全面合作,覆盖数据合成处理、模型训练、环境仿真强化学习等全链路服务,为企业用户提供从数据预处理到机器人强化学习的一站式平台支持。
财务数据方面,阿里巴巴表现强劲。根据最新发布的财报,2026财年第一季度(即自然年2025年二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476.52亿元,剔除已出售业务影响后,整体收入同比增长10%;净利润达423.82亿元,同比增长76%,超出市场预期。这一成绩为阿里持续加大AI投入提供了坚实的财务支撑。
值得关注的是,阿里此前在B端市场已取得显著成果,通过阿里云向各行各业提供模型API服务。基于Qwen模型的优秀性能和国际影响力,管理层认为启动千问C端之战的时机已经成熟。此次千问APP的推出,不仅完善了阿里AI生态的布局,也标志着其从技术积累向场景落地的关键转型。随着各类生活场景的逐步接入,千问有望成为连接数字世界与现实生活的重要桥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