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于上海举办的2025全球新车评价规程(NCAP)大会上,行业专家围绕“共筑零伤亡交通:安全与智能的全球协同”这一主题展开深入探讨。会议聚焦辅助驾驶系统安全性、新能源汽车结构优化及电池安全等前沿议题,吸引了全球汽车产业链的广泛关注。

赛力斯技术负责人石荡赫在会上分享了企业在安全领域的创新实践。他介绍,公司首创的720°安全保护架构通过一体化压铸铝合金后车体设计,显著提升了整车结构强度。在主动防护层面,基于感知训练的智能算法迭代,车辆实现了前向、侧向及后向的全向防碰撞能力升级。针对车内健康环境,赛力斯打造了“五感健康座舱”,通过UVC+MOFs消杀技术实现99.99%的病菌灭活率,同时严格管控1000余种有害物质。在隐私保护方面,企业构建了从云端到芯片的多层防御体系,确保用户数据安全。
据披露,赛力斯已建立起覆盖研发、测试、生产、服务全链条的智能安全体系。该体系以用户实际出行场景为核心,通过主被动安全技术融合、车路协同及多模态感知系统,构建起立体化防护网络。在实测数据方面,问界M9在2021版C-NCAP测试中以93.9%的综合得分率创下历史纪录,问界M8则在2024版测试中以93.7%的得分率蝉联榜首。

对于行业发展趋势,石荡赫提出三大方向:一是场景化安全开发,重点突破雨雪雾等极端天气及零重力座椅等特殊场景的防护技术;二是跨域安全融合,推动主被动安全系统一体化、车与智能穿戴设备联动、V2X车路协同等技术的深度整合;三是虚拟测评技术应用,通过人工智能与仿真技术结合,开发高精度生物力学假人模型,加速智能约束系统的虚拟开发进程。这些创新方向标志着汽车安全技术正从单一部件优化向系统化解决方案演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