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银行系P2P平台加速上线 业内:尚无可持续模式

   时间:2014-11-19 09:33:36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作者:邓莉苹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尽管很多银行并不愿意承认自己是在做P2P,而对外宣称是在做投融资平台,但不可否认的是,银行涉足P2P业务正日渐增多。

在业内人士看来,传统银行进入P2P领域,是借助P2P降低监管成本、规避管制和获取超额收益。目前银行仍然享受着很大的存贷利差,所以做P2P的驱动力并不太大。一些银行开始尝试着来做(P2P业务),也是想把自己的产业进行多元化扩展,并不是想把这个当作主业,只是一个其他业务的补充而已,且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可持续的模式。

专家:为做少量表外业务

由于银行的独特地位,银行系P2P一直是业界关注的焦点。今年以来,银行系P2P上线速度明显加快,比如包商银行的“小马bank”,陕西金控和国开行陕西分行联合推出的金开贷,青岛银行的“财富e屋”,兰州银行的E融E贷,宁波银行直销银行上的投融资平台等。

对于越来越多银行的加入,第一网贷总经理胡尔义表示,传统银行进入P2P领域,是借助P2P降低监管成本、规避管制和获取超额收益。他进一步指出,银行作为传统金融业的代表,长期以来形成了固有的运营模式。在互联网的冲击下,银行涉足P2P,不仅是对原有运营模式的调整,更是向互联网金融学习。

网贷之家首席运营官石鹏峰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目前银行做P2P业务已经很普遍了。不过,银行做这块更多是进行一个布局或者说多一个业务上的补充,或许也可以通过这一块来做少量的表外业务。

有业内人士表示,银行加入P2P大军拓宽了企业的融资渠道。比如近期被暂时叫停的广州从化柳银村镇银行与P2P平台融资易展开合作的事项,融资易CEO徐科飞就表示,“这种合作可以降低村镇银行的存款获客成本,最终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仅仅依靠银行的传统业务,无法满足所有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零壹财经研究总监李耀东认为,“银行做这一块(P2P业务),很大程度是看中了这个行业的发展迅速。而且作为一个可以出表的业务,P2P业务对银行有一定的驱动力。但整体来讲,(银行做P2P业务)还没能看到一个可持续的模式,更多的是一种创新尝试。”

尚未与草根平台正面交锋

部分银行对外宣称他们做的并不是P2P平台,而是投融资平台,业务上也更倾向于P2B(个人对非金融机构企业),针对的融资客户大部分是一些小企业。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这其中也有一部分平台开始在做一些针对个人投资者的业务。比如宁波银行的投融资平台上面,就有一些针对个人投资者的消费类贷款,借款金额10万元~50万元不等,用途可以是消费、装修等。

此外,记者注意到,银行系P2P平台运作方式并不一样,他们有的是在银行下面搭建一个平台,比如招行在小企业E家下面搭建的投融资平台;有的则是在直销银行下面开展这个业务,比如宁波银行;有的则是单独成立一个团队来做这块业务,比如开鑫贷和金开贷。

此前,有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银行携其庞大的信用、风控、资金、客户体系进入网贷行业,对草根P2P公司形成了强烈冲击。但草根P2P公司和银行系P2P公司的目标客户不尽相同,比如投资门槛,这(差异化的竞争空间)是民间P2P的机会。

此外,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银行系P2P平台收益率较草根P2P平台要低一些。石鹏峰表示,草根P2P和银行系P2P所针对的对象不同,(双方)现在还没在一个正面战场上交锋。

石鹏峰认为,每一个P2P平台,都有自己的优势,不管是银行系P2P平台,还是既没有国资背景又没有银行背书的草根平台。首先最为直观的就是他们的收益率会有所不同,从多家平台来看,银行系P2P平台的收益率一般在5%~8%,大部分在6%左右。相比之下,目前草根P2P平台收益率一般都会比较高。

石鹏峰指出,银行系P2P平台有银行信用背书,所以即便他们的收益率比较低,也会吸引比较多的投资者。相比一些民间机构,有的银行系P2P平台的项目披露甚至都不太完善。但在投资人看来,银行系的项目有银行的信用背书,不用看到太多信息,即使项目做得不是特别透明,也有很多人会过来。

合拍在线总经理朱岩均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目前银行仍然享受着很大的存贷利差,所以并不太愿意放弃这块业务,做P2P的驱动力并不太大。目前一些银行开始尝试着来做(P2P业务),也是想把自己的产业进行多元化扩展,并不是想把这个当作主业,只是一个其他业务的补充而已。

李耀东则表示,相对于银行,他更关注大型互联网企业进入(对行业的影响),比如百度、京东等流量巨头。互联网打开了资金端的渠道,“银行的进入对这个行业有冲击,可能会带来很多的变化,但是我相信这个变化不如我们说的互联网端来得快。”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