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全球电动汽车市场在2024年9月创下了新的销售纪录,单月售出170万辆电动车。其中,中国市场表现尤为突出,单月销量达到110万辆,占据全球市场近66%的份额。这一成绩不仅刷新了单月销售纪录,也凸显了中国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中的领先地位。
尽管销量领先,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却面临着过度依赖进口芯片的问题。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汽车产业超过90%的芯片需从国外进口,尤其是在计算和控制类芯片方面,依赖度高达99%。
全球汽车芯片市场主要由国际半导体供应链巨头占据,如瑞萨电子、恩智浦半导体等。这些企业占据了全球77%的市场份额,而国产汽车芯片产业在车规级MCU、碳化硅功率器件等方面仍大部分依赖于进口。
在中高端电动汽车所需的碳化硅功率器件市场,国外供应商占据主导地位。意法半导体以32.6%的市占率位居第一,安森美、英飞凌等紧随其后。这前五大国外供应商约占整个市场营收的91.9%,显示出中国在这一领域的严重依赖。
为解决芯片过度依赖进口的问题,中国政府正积极推动汽车芯片国产化。计划到2025年,将采购本国汽车芯片比例提升到20%至25%。这一举措得到了多家中国电动车厂商的支持,如比亚迪、上汽等。
随着电动汽车技术的持续发展,汽车芯片成本占比越来越高。数据显示,一辆新能源汽车需要的芯片数量是传统汽油车的近两倍。而芯片成本在电动汽车总成本中的比例也在逐年上升,凸显出自主可控的重要性。
虽然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在全球市场中暂时领跑,但芯片过度依赖进口的问题仍需解决。通过提升汽车半导体设计和制造技术,中国有望带动电动汽车产业迈向更高质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