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米SU7 Ultra因一项新规定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该车型新增的“排位模式”要求车主在官方指定赛道完成圈速考核,成绩达标后方可解锁车辆的1548匹全马力。这一变动引发了车主们的广泛讨论,支持与反对的声音此起彼伏。
小米官方对此回应称,此举旨在甄别驾驶能力,降低公共道路的安全风险。根据小米的解释,日常驾驶中900匹马力已足够使用,而赛道模式需要更高的专业认知。因此,车主需在指定赛道完成官方圈速考核,以证明其具备驾驭高马力车辆的能力。
然而,这一新规迅速在车主中引发了热议。部分车主表示不满,认为这一规定限制了他们的驾驶乐趣,并质疑小米在推出新规前未充分征询用户意见。有车主直言:“这就像买了台顶配电脑,结果显卡性能要考试才能用。”一些极客车主甚至算起经济账,指出为了解锁马力,他们需要在指定赛道花费高额费用,性价比优势荡然无存。
与此同时,也有部分车主对这一规定表示支持。他们认为,高马力车辆确实存在安全风险,小米此举是为了保障车主和他人的安全。一位资深赛车爱好者表示:“1500匹不是玩具,赛道才是它的归宿。”
记者了解到,为了完成圈速考核,车主们需要前往指定赛道,如郑州的中原国际赛车场。赛道日活动包含赛道使用权、基础安全培训和车辆保险,费用约为1500-2000元/车/天。新手车主还可以选择1对1驾驶培训,费用约3000元/小时,包含赛车执照考取。
小米客服解释称,新规的出台是为了车主自身和他人的安全着想。他们表示,小米汽车不会对车辆状态和驾驶人做任何限制,但此次升级是为了确保车主在具备足够驾驶能力后再解锁高马力模式。此前,该车在上市时仅需通过安全测试即可解锁全马力,但多起车主飙车失控事件引发了公众对安全问题的担忧。
在河南市场,小米SU7 Ultra的马力限制政策也引发了消费者的不同看法。部分消费者对这一政策持观望态度,认为小米在保障安全的同时也应兼顾客户体验。一位车主表示:“我大老远去跑赛道,还得达到他们规定圈速才能解锁马力,这不明摆着为难人嘛。”但也有消费者表示理解,认为高马力车辆确实需要更高的驾驶能力来驾驭。
业内人士指出,小米并非首个限制马力的车企。特斯拉、保时捷等知名品牌也曾推出类似的规定。然而,小米的“圈速考核”更为严格,需要实际赛道成绩作为依据。这一规定也引发了关于车企社会责任与商业逻辑的讨论。
法律界人士表示,小米的限速设计可视为履行“风险提示义务”,避免涉嫌教唆违法。同时,《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等国家标准也要求车企对车辆性能进行合理管控。因此,小米的限速机制符合相关法规要求。
近期还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出围棋世界冠军柯洁在直播中谈智能驾驶的视频片段。柯洁在直播中表示对智能驾驶的担忧,称自己多天不敢使用智能驾驶功能。然而,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随后澄清称,柯洁尚未提车,因此其言论并不代表对小米智能驾驶系统的真实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