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新能源车投诉激增,中消协揭秘三大纠纷热点

   时间:2025-05-09 10:01:46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中国消费者协会(中消协)发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报告,揭示了消费者投诉的新趋势。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消协组织接收到的消费者投诉数量超过46万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33.33%。在家用电子电器类、服装鞋帽类、日用商品类、食品类以及交通工具类商品中,投诉量位居前列。

在具体商品的投诉分析中,日用杂品、鞋、服装以及汽车及零部件的投诉量均呈现同比增长态势。其中,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投诉问题尤为引人关注,成为新的投诉热点。

中消协指出,新能源汽车行业主要面临三大投诉问题:定金退款争议、车型更新引发的不满以及补贴兑现纠纷。许多新能源汽车厂商采用预售模式,消费者支付定金后,常因车辆交付延迟或配置与宣传不符而申请退款,但商家往往以订单已锁定为由拒绝退款,导致争议频发。部分消费者购车后不久,厂商便推出配置更高、价格更优的新款车型,令老车主感到不满。

中消协公布的一个典型案例显示,消费者孙先生在购买某品牌新能源汽车并办理完机动车登记手续后,当晚该品牌便发布了全新的智驾系统,且成为全系标配。孙先生在与销售人员沟通购买事宜时,并未被告知所购车型即将停产,且该车型上市仅三个月。孙先生认为,销售人员明知车辆即将升级,却未明确告知,反而加速办理交易,使其遭受了重大损失。这一案例并非孤例,反映了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迭代下,老车主权益受损的普遍问题。

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持续攀升,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为了提升车型竞争力,车企纷纷加速产品迭代,往往在“加量”的同时不加价甚至降价,这一策略虽然吸引了消费者,但也引发了老车主的不满。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颜景辉指出,自造车新势力进入市场以来,汽车的电子化概念被不断强化,迅速达成规模化交付成为关键。因此,车企通过不断迭代来提升车型的整体水平,抢夺市场份额。然而,这也导致老车主产生心理落差,车辆迭代与消费者权益的平衡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消协认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加剧、销售模式转变以及产品更新节奏加快,使得一些企业在营销和售后服务中存在不规范现象,从而引发纠纷。中消协呼吁,新能源汽车行业企业应摒弃“重营销、轻履约”的短视行为,强化合规销售和售后保障,建立消费者的长期信任。在销售协议等条款中,企业应清晰标注车辆配置、交付时间、退款条件等关键信息,并明示各类补贴政策的适用范围、申请流程及截止时间,不隐瞒任何限制条件。

同时,中消协建议,车企应加大对价格变动和车型更新等营销环节的信息披露,平衡好企业自主经营与消费者体验之间的关系,切实维护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