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新职业不断涌现,中国经济活力满满!

   时间:2025-05-03 09:57:16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天津西青区的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内,一场关于智能网联汽车的测试正在紧张进行中。测试场上,一辆智能网联汽车正由驾驶机器人操控,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稳定行驶,而一旁的测试员姚中华正全神贯注地监控着整个过程。

姚中华,一位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员,他的工作是检测智能网联汽车的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功能。他解释道:“我们通过先进的检测设备,对汽车的各项功能进行严格的测试,确保它们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每一项测试数据、每一个试验影像都会被实时记录下来。”

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员,这一新兴职业在2024年7月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三部门正式发布。南开大学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系主任王琳琳指出,这批新职业大多服务于新质生产力领域,如数字经济、绿色能源和智能制造等,它们是中国技术革命和产业升级的直接产物。

新职业的涌现,不仅丰富了产品和服务供给,更为许多人提供了发挥自身优势、探索新发展空间的机会。同时,这些新职业也与中国经济发展的活力紧密相连,它们代表着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内涵。

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应用的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新工种和新职业应运而生。姚中华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六年前,他从事的是传统的汽车门窗控制器研发工作,但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他的工作方向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现在,我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更多的新技能,以适应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的需求。”姚中华说。在AEB功能测试中,他需要控制驾驶机器人,模拟各种交通场景和天气条件,对汽车的紧急制动功能进行反复测试。每一项测试都需要经历上百次的验证,以确保功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天津(西青)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的运营方表示,近年来,先导区内的封闭测试场测试时长大幅增长,2024年的测试时长已经突破了5000小时,同比增长了150%。这不仅促进了车联网产业的发展,也催生了上百个新职业岗位,对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大数据等领域的人才需求持续增加。

随着数字经济和智能制造等领域的不断发展,新职业的人才需求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据麦肯锡咨询公司报告显示,到2030年,中国对人工智能专业人才的需求预计将达到600万,人才缺口可能高达400万。同时,中国数字人才的缺口也已达到2500万至3000万人,并且这一缺口仍在持续放大。

面对这一挑战,王琳琳认为,中国需要构建“技术—制度—教育”协同机制,制定相关标准规范,引导新职业健康发展。这将有助于推动新业态更加规范化、专业化,并充分发挥新职业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重要作用。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