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智能驾驶变辅助驾驶,车企宣传风向大转变!

   时间:2025-05-06 01:14:59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智能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虽然为汽车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但也伴随着一系列安全隐患与公众信任危机。近年来,多起因智能驾驶技术不当使用或技术不成熟导致的事故频发,将这一领域推向了舆论的风暴中心。特别是在2025年初,一系列触目惊心的事故更是引发了广泛关注。在广东云浮高速上,一名男子在开启智能驾驶功能后竟然放心睡去,车辆自动驾驶了上百公里;而在安徽、江苏等地的高速公路上,紧急悬挂起了“慎用智能驾驶”的警示牌。

尤为令人痛心的是3月29日发生的小米SU7爆燃事故,导致三人不幸遇难,这一事件更是将智能驾驶的安全性推向了风口浪尖。这些事故不仅给受害者家庭带来了无法挽回的损失,也让公众对智能驾驶技术的信任基础产生了动摇。

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工信部迅速出台了针对智能驾驶技术的监管新规。新规中明确提出了几项关键要求:首先,车企必须对智能驾驶系统进行全面、严格的测试验证,尤其是在复杂场景下的性能表现;其次,要清晰界定智能驾驶系统的功能边界,并建立相应的安全响应机制;再者,严禁夸大和虚假宣传,禁止使用自动驾驶、零接管等误导性表述,宣传内容必须与功能实际等级严格一致;最后,强调车企要担负起生产一致性和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建立从研发到售后的全流程可追溯体系。

这些新规的出台,无疑是对近年来车企在智能驾驶领域过度营销、模糊标准的一次重拳打击。许多车企此前用L2+、L2.9等自创等级来模糊标准,用诸如脱手驾驶、AI代驾等话术构建营销体系,导致消费者产生了致命误解,误以为车辆已具备完全自动驾驶能力。而现在,这些车企已纷纷避开了“智驾”宣传,转而改称为“辅助驾驶”。

以小米为例,其在官方订购页面上统一修改了有关智能驾驶的措辞。小米SU7标准版搭载的Xiaomi Pilot Pro(不带激光雷达)现在被称为“小米辅助驾驶Pro”,而小米SU7 Pro、小米SU7 Max搭载的Xiaomi HAD(带激光雷达)则更名为“小米端到端辅助驾驶”。小米官方介绍称,其端到端辅助驾驶支持从车位到车位的全程辅助,用户上车后仅需设置导航,ETC/闸机辅助通行、窄路/环岛通行、停车场寻位泊车等均可由辅助驾驶完成。

不仅小米如此,此前对智能驾驶技术宣传最多的余承东也已经彻底“改口”。在最近的一条科普视频中,他并未提及“智驾”二字,而是用“智能辅助驾驶”进行替代。这一变化无疑反映了车企在国家严抓下的应对策略调整。

华为乾崑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官方也发布了《智能辅助驾驶安全倡议》,并获得了包括广汽、上汽、江汽、奥迪等在内的多家汽车品牌高管的联合署名支持。这一倡议的发布,进一步彰显了行业对智能驾驶技术安全性问题的重视与反思。

工信部对车企智驾营销用词的限制,标志着此前过度吹嘘智能驾驶技术的时代正式结束。未来,车企将回归理性宣传阶段,这不仅是对行业发展的负责,更是对用户安全的负责。对于这一系列变化,你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