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本田中国电动化智能化并进,能否在过渡期实现逆袭?

   时间:2025-05-06 10:06:42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上海车展的本田展台上,一场关于传统与未来的交响曲正在悄然上演。当智能与电动成为汽车行业的主旋律,众多传统合资品牌似乎被时代的洪流推向了舞台的边缘,而本田,这位在中国市场深耕三十余年的日系老将,却以独特的步伐,继续着自己的征程。

本田并未大肆宣扬全面转型的口号,却在默默间,对产品架构进行了全面革新,智能技术在中国本土落地生根,甚至组织模式也经历了深度重构。这一系列动作,如同本田在中国的“再出发”路线图,悄然铺展。

面对合资品牌普遍的“增长焦虑”,本田却持续加大投入。双合资新工厂的投产、独立品牌“烨”的成型、多款纯电新车的推出,以及与Momenta、DeepSeek、宁德时代等中国本土科技公司的战略合作,本田正以一种稳健而坚定的步伐,在中国市场迈出新的步伐。

本田技研工业(中国)的执行役常务五十岚雅行和执行副总经理宫原哲也,分享了本田在过去一年中的挑战与应对之道,以及他们对智能电动时代的理解与选择。从他们的言语中,我们或许能窥见一个老本田如何在新时代中寻找自己的位置。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过去一年在中国市场的表现,那就是‘过渡期’。”五十岚雅行直言。本田在华的燃油车占比曾较大,而如今传统市场持续收缩,电动业务尚处起步阶段。这种“过渡期”的阵痛,并非本田独有。整个合资车阵营,尤其是日系品牌,在中国市场的份额持续下滑,新能源渗透率不足、智能化响应滞后,成为了他们共同的难题。

然而,本田并未坐以待毙。五十岚雅行表示,本田早已意识到需要加快转型,因此布局了双合资体系的新能源工厂,目前广汽本田和东风本田的新能源工厂已全部投产。随着新车型的上市,本田正加速穿越这段转型的阵痛期。

宫原哲也也坦言,中国市场的节奏和需求变化非常快,本田必须在这里建立更快速的反应机制,将本田的制造品质与中国的创新能力结合起来,才能持续赢得用户信赖。因此,本田选择与中国的优秀企业合作,以“中国速度”推动转型。

在智能化方面,本田宣布与中国头部自动驾驶公司Momenta达成深度战略合作,意图在多个核心场景中实现L2+级别的辅助驾驶全覆盖,并实现规模化量产落地。这对以“本田自研”著称的品牌来说,无疑是一次重大的认知转变。宫原哲也表示,本田希望通过与Momenta的强强联合,为中国消费者带来一套既智能、又很“本田”的解决方案。

在电动化方面,本田也展现出了强大的决心和行动力。广汽本田P7与GT,作为本田电动化战略中的关键车型,均基于为中国市场量身定制的“云驰架构”打造。这两款车不仅具备跑车般的操控性能,还拥有出色的续航能力和热管理能力,已达到当前主流合资品牌在中高端纯电市场的第一梯队水平。

在电池技术方面,本田与宁德时代的合作更是打破了日企在电池领域谨慎采购的缓慢节奏。通过深度合作,本田正在探索电池标准化架构的关键路径,这将为未来的电动化战略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田的这一系列动作,无疑是在用实际行动证明,合资品牌并非只能被动接受市场的变化。相反,只要拥有足够的决心和行动力,合资品牌也能在智能化和电动化的浪潮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甚至引领潮流。本田的中国逻辑正在被重新书写,而这一切,都将在未来的市场中得到验证。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