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泉州海关成功监管了一批由上汽乘用车宁德工厂生产的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及电池,这批货物共计120标箱,在石湖港区5号泊位顺利装船,搭乘“中谷太原”号外贸集装箱船前往印度尼西亚雅加达港。
此次出口标志着石湖港区5号、6号泊位在通过口岸开放省级验收后,正式开启了新能源汽车产品的国际贸易新篇章,为泉州口岸的绿色发展和“海上丝绸之路”枢纽港口建设注入了新动力。
这批新能源汽车组件采用了创新的包装方式,将KD件(散件)与电池分别打包,以便在到达目的地后再进行组装。这一举措不仅有效节省了运输空间,还大幅降低了物流成本,提升了整体出口效益。
石湖港区作为泉州港的核心集装箱航运物流区域,其集装箱吞吐量占据了泉州港总量的七成以上,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特别是5号、6号泊位,作为福建省重点建设项目,两个10万吨级的集装箱专用泊位年设计通过能力高达120万标箱。自4月23日通过对外开放验收并投产以来,石湖港区的年吞吐能力已突破300万标箱大关,为泉州港集装箱运输的持续增长和大型船舶挂靠提供了有力保障。
目前,泉州港已开通14条外贸集装箱航线,覆盖新加坡、雅加达、巴生港、林查班等东南亚17个城市(地区),并打开了通往欧洲、中东、非洲等地的物流通道。5号、6号泊位还取得了港口危险货物作业附证,为新能源汽车产品的出口提供了显著优势。
为确保这批货物的顺利出口,泉州海关成立了专项工作组,为企业提供了一对一的海关物流监管政策宣讲服务。他们鼓励企业利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政策,提前完成内外贸同船运输工具备案,并推动开通了内外贸同船、外贸内支线等业务。同时,海关还指导企业采用“提前申报”、海运转关出口的方式,确保货物有序通关,保障了口岸的安全畅通。这一系列举措不仅促进了港口经济的做大做强,还为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