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燃油车未老,中国大厂发动机技术再突破!

   时间:2025-05-07 19:54:03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传统燃油车领域并未沉寂,反而展现出勃勃生机。长城汽车近期推出的4.0T V8发动机,凭借其双可变截面涡轮增压技术和高达560马力的最大功率,以及智能闭缸功能,成为业界瞩目的焦点。

长安汽车同样不甘示弱,其研发的500Bar超高压直喷新蓝鲸发动机,显著提升了燃烧效率。搭载该发动机的CS75 PLUS等车型,实测一箱油续航里程超过1000公里,每公里成本低于0.5元,展现了燃油车的续航和经济性优势。广汽集团和吉利汽车也在发动机技术上不断突破,前者通过钜浪动力系统提升热效率至46%,后者则通过雷神混动专用发动机和48V轻混系统,实现了油耗的大幅降低。

尽管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超过50%,且市场增长势头强劲,但传统车企并未放弃燃油车市场。长城汽车、吉利汽车、上汽集团和奇瑞汽车等传统大厂,在新能源汽车转型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同时,仍在燃油车技术上持续投入。

数据显示,2024年4月,新能源汽车零售预计可达90万辆,渗透率有望达到51.4%。然而,燃油车市场份额仍保持在53.2%,出口量更是高达457.4万辆。这表明,燃油车在国内外市场仍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尤其是在海外市场,由于充电设施不足,燃油车更是成为消费者的首选。

混动技术的发展也为燃油车注入了新的活力。长安Hi4、吉利雷神等系统通过电机协同,将内燃机的热效率提升至45%以上,进一步提升了燃油车的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能。长城汽车更是成立了“超豪车BG”,计划推出对标宾利飞驰和劳斯莱斯古斯特的D+级轿车,并为其配备了4.0T大V8发动机。

政策层面也对燃油车技术持开放态度。工信部提出,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同时,也要同步推动内燃机技术发展,形成多元化的动力格局。这一表态被业内视为对当前动力发展方向的权威定调,为燃油车技术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从国家战略层面来看,新能源确实是汽车产业弯道超车的机会,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汽车产业只能走新能源这一条路线。中国车市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用车需求复杂多样,因此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保持发展路径的多样性。中国汽车工业正在构建“新能源与燃油技术双轮驱动”的发展新格局,未来燃油车仍将在全球汽车产业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燃油车面临电动化冲击的今天,车企并未放弃燃油车的研发,反而更加激进地投入。这不仅是一种理性的选择,更是对市场需求的精准把握。车企需要在新能源和燃油车之间找到平衡点,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