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增程式电动车逆袭成新宠?车企如何精准拿捏用户需求?

   时间:2025-05-08 10:12:31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年来,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升温,而在这场技术革命的浪潮中,插混与增程两大技术路线的争议从未平息。各大汽车制造商及其技术团队,围绕这两种技术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其中增程式电动车往往被视为技术门槛较低、油耗偏高且亏电状态下加速性能不佳的“弱势群体”。更有甚者,一些业界人士直接表态,坚决拒绝涉足增程式领域。

那么,这种明显的分歧究竟源于何处?通过与多家车企技术人员的深入交流,我们逐渐发现了问题的关键。许多传统汽车制造商之所以对增程式持保留态度,而更倾向于插混,尤其是多挡插混技术,主要是因为他们希望实现全工况下的低油耗,即无论车辆处于低速还是高速状态,都能保持较低的燃油消耗。然而,这种追求往往使他们陷入了一个难以自圆其说的困境。

事实上,对于广大消费者而言,日常通勤才是汽车使用的主要场景,特别是在城市拥堵的道路上。在这种情况下,纯电动车无疑是一个理想的解决方案。然而,考虑到长途出行的需求,许多消费者选择了折中的方案——增程式电动车。在电量充足的情况下,增程式电动车的发动机不会启动,完全依靠电力驱动;而插混车型则在达到一定速度后,发动机便会介入工作。这一细微的差别,在用户体验上却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增程式电动车在绝大多数场景下以纯电模式运行,不仅成本低廉,而且噪音和振动极小。相比之下,插混车型的发动机频繁启动,不仅产生了噪音,还增加了油耗。因此,对于许多消费者来说,增程式电动车就像是背着充电宝的纯电车,即使在电量耗尽或长途行驶时,发动机以极低的概率启动并产生的高油耗和大噪音,也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从制造商的角度来看,增程式电动车的优势同样显著。它们不仅成本低廉,无需复杂的变速箱系统,还拥有相对较大的电池容量,能够满足智能驾驶系统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增程式电动车的发动机作为“离岸”设备,不与车轮直接相连,因此其工作效率恒定且不受车速影响。这一特点对于提高车辆的能效和降低排放至关重要。

对于初创车企而言,增程式电动车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优势——它们可以与纯电动车共享同一平台。这种技术路线的相似性使得同一平台可以同时推出纯电和增程两种车型,从而大幅降低研发成本。零跑、深蓝、鸿蒙智行等车企正是采用了这种策略,成功推出了多款备受欢迎的车型。

随着消费者对增程式电动车优势的逐渐认可,以及汽车厂商在降低成本和激发更多技术优势方面的努力,增程式电动车的市场份额正在不断扩大。面对这一趋势,那些坚持不上增程的厂商或许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的立场。毕竟,在国内这个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中,消费者的选择才是最终决定胜负的关键。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