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增程OR插混?车企激辩背后,谁才是新能源市场的真王者?

   时间:2025-05-08 12:09:23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掀起了一场关于技术路线的激烈辩论,核心聚焦于增程式技术的争议。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在一场直播中力挺公司总裁穆峰的观点,明确表示长城汽车不仅现在没有规划增程技术,未来也绝不会涉足这一领域。这一表态,尽管未直接称增程式技术为“落后”,却在业界引发了更大的讨论热潮。

早在2025年上海国际车展期间,长安汽车副总裁、深蓝汽车CEO邓承浩便对“打死也不做增程”的观点提出了反驳。他指出,消费者选择增程式车型自有其合理性,认为这种表态无异于与市场为敌。邓承浩本人作为动力技术出身的专业人士,批评那些反对增程式技术的人不懂技术。

事实上,增程式技术自诞生以来,就一直伴随着“技术落后”与“市场务实”的双重声音。一方面,部分车企和专家指出,增程式需经历两次能量转换,效率损失较大;另一方面,消费者却用实际行动支持增程式车型,使其成为市场上的热门选择。这种矛盾的现象,使得增程式技术成为了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一个独特存在。

在这场辩论中,技术派与市场派的观点针锋相对。技术派认为,增程式技术是一种能量转换的低效方案,无法满足高效、环保的未来趋势。而市场派则强调,增程式车型以其“短途用电、长途用油”的灵活性,完美适应了当前消费者的实际需求,特别是在充电设施尚不完善的城市环境中。

市场数据也支持了市场派的观点。增程式电动车的销量持续增长,市场占有率逐年攀升。理想、华为问界等品牌凭借增程式技术,在市场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这些车型不仅销量可观,还赢得了消费者的广泛好评。

然而,在这场辩论中,长城汽车的态度显得尤为独特。长城汽车不仅多次公开表达了对增程式技术的否定态度,还在实际行动中坚持自己的技术路线。长城汽车CGO李瑞峰曾直言不讳地批评华为余承东对增程式技术的赞美,认为增程式技术落后是行业共识。

长城汽车之所以坚持不做增程式车型,与其技术路径和品牌定位密切相关。长城汽车在动力领域提出了“泛内燃机战略”,一方面继续深耕内燃机技术,另一方面则致力于自研全场景高效新能源四驱混动系统。这一战略与长城汽车硬派越野的品牌定位相契合,使得长城汽车认为没有必要再涉足增程式技术。

不过,长城汽车的选择也面临着市场的考验。随着增程式车型在市场上取得的成功,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布局这一领域。而长城汽车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渗透率相对较低,其主力车型哈弗猛龙PHEV的销量也远不及增程式车型的理想L7。这种现实压力使得长城汽车的战略选择备受关注。

在这场技术路线之争中,消费者成为了最终的裁判。不同消费者对增程式技术的看法各不相同,有的认为其解决了续航焦虑,有的则对其效率表示质疑。这种多元化的市场需求,使得增程式技术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曾经对增程式技术持批评态度的国际车企,也开始研究中国的增程方案。这种转变表明,增程式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业界的认可,其市场价值逐渐显现。

在这场辩论中,无论是技术派还是市场派,都有其合理的观点和立场。而消费者则用自己的选择和行动,为这场辩论提供了最直接的答案。他们不仅关注技术的先进性,更看重车型的实际使用体验和满足需求的能力。因此,在这场技术路线之争中,最终的赢家或许既不是高举技术大旗的车企,也不是疯狂收割市场的品牌,而是那些能够真正理解并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车型。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