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省十堰市的深处,一座汽车工业主题博物馆于三月底正式揭开面纱,它不仅是中部地区的第一家此类博物馆,更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历程的活化石。
这座博物馆的主体建筑,曾是“二汽”的老厂房,见证了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汽车工业从无到有、从追赶到超越的非凡历程。十堰,这座秦巴山脉中的城市,自诞生之日起就与汽车工业紧密相连,共同书写了中国汽车制造超过50年的辉煌篇章。
从“二汽”到东风,从一个“备份”的汽车制造厂,到如今跻身《财富》世界500强第85位、中国制造业500强第9名的特大型汽车企业,东风汽车与十堰早已融为一体,成为不可分割的双子星。
就在博物馆开馆前的一个月,东风汽车集团与长安汽车发布消息,透露两家公司正在筹划重组,这一举动似乎预示着中国汽车产业的新方向。若重组成功,东风和长安将一跃成为全球第五大汽车公司,彰显出中国汽车产业的强大实力和潜力。
东风汽车博物馆以“打汽车工业翻身仗”为主线,展示了东风汽车从一个小小“备份”成长为行业巨头的艰辛历程。十堰,这座因东风而兴的城市,也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镇,发展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
东风汽车不仅在传统燃油车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自主品牌销量首次超过合资品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同样表现出色,销量大幅增长。东风汽车作为国内产业链最齐全、产品阵营最丰富的汽车企业之一,无论是军车、乘用车、商用车还是新能源车,都涵盖了其业务范围。
在创新能力方面,东风汽车同样不容小觑。在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排名中,东风公司在汽车行业位列第二,拥有授权专利超过一万项,连续三年在自主整车领域专利创新指数排名第一。截至2024年,东风集团有效专利达到2.43万件,其中发明专利9690件,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发明数量超3300件。
特别是在氢能领域,东风汽车已累计布局700多件发明专利,展现了其在新能源领域的强大实力。东风汽车还在积极打造全球最大的吨位一体化压铸工厂,16000吨的智能压铸机能够一次性将上百个零部件压成一个整体,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十堰与东风汽车的共生关系,更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1969年,十堰还是一个刚成立的县级市,GDP只有4.6亿。然而,东风汽车的落户彻底改变了这座城市的命运。从那天起,十堰成为中国首个自主汽车工业基地,二汽的筹建指挥部也开进了这个偏远的山区小城。
在东风汽车的带动下,十堰迅速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中重型商用车生产基地。上世纪80年代,二汽率先“军转民”,生产的东风卡车迅速占领市场,十堰也因此迎来了经济的繁荣。然而,随着东风公司总部迁往武汉,十堰也经历了短暂的迷茫和阵痛。但凭借东风留下的资产和产业链,十堰迅速调整战略,重新夺回了中国商用车基地榜首的地位。
如今,十堰聚焦商用车领域,并在新能源商用车方面与东风集团和湖北省的布局相互协调。十堰市有8万东风在职员工,加上退休的总数超过15万人,占了十堰城区总人口的25%以上。十堰与东风的深厚情感,让这座城市始终保持着强大的发展韧性。
尽管面临着新能源车企的挑战,但十堰和东风都在积极应对。十堰已经跳出了“单一制造”的身份,扮演起了全链条生态的重要角色。东风汽车也在不断创新,掌握核心技术,为十堰和整个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当东风汽车博物馆里充满历史厚重感的老机器与光鲜的L4自动驾驶汽车相伴而立时,十堰和东风已经用50年的时间在历史和未来的时空中完成了对谈。东风与十堰,在大山深处书写着“硬核工业”与“柔性城市”共生相荣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