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合资反攻浪潮下,谁将成为最大赢家?

   时间:2025-05-09 11:03:11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上海车展上的合资企业动向引发了广泛关注,其中“合资反攻”成为热议话题。与过去几年的沉寂不同,合资企业在本次车展上竞相推出搭载中国合作伙伴驾驶辅助、智能座舱系统的新车型,试图迎合中国消费者的口味,这不仅开启了合资企业与中国品牌之间的新一轮较量,也加剧了合资企业之间的竞争。

针对合资企业的反攻前景,业内专家指出,需要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一方面,从总市场份额来看,若取消电动车的各种补贴和特权,实现“油电同权”,合资企业有望收复部分失地。特别是随着驾驶辅助、智能座舱技术的加入,它们完全有可能夺回更多市场份额。然而,要完全恢复到以往的优势地位几乎不可能,因为中国品牌的燃油车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竞争力。

另一方面,在电动车市场份额方面,外国品牌车型目前仅占10%,因此,这更多是一场进攻而非反攻。尽管它们拥有传统技术、品质和安全优势,但在驾驶辅助、智能座舱等新技术方面,其发展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数据积累传输、高精地图开发应用、用户隐私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自由度。而合资企业受到相关法规、内外部合规及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制约,在这方面处于天然劣势。因此,要合资品牌在这些技术方面超越中国品牌几乎不可能,只能依赖中方合作伙伴的持续支持。

特斯拉是个例外,它早已在自动驾驶技术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但在本土化方面同样受到制约。而在智能座舱技术上,特斯拉的表现相对平庸。当然,如果外资企业在电池技术和安全方面,或其他动力系统方面取得突破,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格局或将发生显著变化。

在合资企业之间的电车竞争方面,沃尔沃展现出了强劲势头。上海车展后,沃尔沃在上海设计中心举办了“新能源战略暨超级混动新产品沟通会”,宣布全面新能源战略转型,并发布了全新SMA超级混动架构。该架构强调“纯电+超混双线并行”路线,并推出了基于这一架构的首款车型XC70。XC70定位介于XC60与XC90之间,CLTC纯电续航超过200公里,综合续航达1200公里,支持“一周一充”的城市通勤需求。

回顾过去,15年前吉利收购沃尔沃时,恐怕没有多少人会预料到沃尔沃在中国会有如今的局面。自被收购以来,沃尔沃在中国的销量从2010年的2.9万辆增长到2024年的15.6万辆,并实现了扭亏为盈。即使在近年来传统豪华车品牌市场萎缩的情况下,沃尔沃的销量也相对稳定,下降幅度最小,去年销量排名甚至超过了凯迪拉克。

不仅如此,沃尔沃在全球市场上也取得了显著成就。被收购15年来,其全球销量翻了一番多,去年达到创纪录的76.3万辆。在主流国际豪华车品牌销量榜单上,沃尔沃从15年前的第10位上升到去年的第6位。同时,其利润率高达12-14%,仅次于保时捷,成为高利润品牌。

沃尔沃的成功主要得益于李书福的“放虎归山”战略以及沃尔沃对中国团队的信任与放手。瑞典人和中国人各自发挥所长,相互信任、配合和支持,这是成功的基础,也是其他合资企业难以复制的。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