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直播带货消费陷阱多,官方提醒:警惕“全网最低价”等营销话术

   时间:2025-05-10 08:54:46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5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携手中国消费者协会,共同发布了关于直播带货的消费警示,旨在引导消费者理性购物,有效规避消费陷阱,维护个人权益。

消费者在参与直播带货时,应选择正规且信誉良好的直播平台。这意味着要核实商家的合法经营资质,如营业执照等,确保交易在安全、合规的环境下进行。特别要警惕通过非正式渠道,如个人社交账号或临时链接进行的交易,这些往往存在较高风险。建议所有交易都在平台的内置购物系统中完成,避免私下转账,以减少被骗的可能性。

面对直播中各种诱人的营销话术,消费者应保持理性。例如,“全网最低价”、“限时秒杀”等宣传,可能需要通过第三方工具核实其真实性,避免落入虚构原价的陷阱。同时,对于“百分百正品”、“特效保证”等承诺,消费者应要求主播提供相关证明文件,如检测报告或授权证书。识别“刷单炒信”行为也至关重要,这要求消费者综合考量商品详情、用户评价等多方面信息。在情感营销面前,消费者更应保持冷静,避免因冲动而支持“偶像”或“家人”相关的产品,导致不必要的消费。

在选购特定商品时,消费者需更加审慎。例如,购买保健食品时,应通过正规渠道,并认准产品包装上的“蓝帽子”标志,核对注册或备案号,根据保健食品的功能、适宜人群等信息做出科学选择。对于跨境商品,消费者应了解我国对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实行正面清单管理,并明白进口商品的标准可能与我国存在差异,这意味着消费者需要自行承担相关风险。特别是那些宣称具有特定“功能”的进口食品,其管理方式可能与我国不同,因此消费者在购买时应格外小心。

此次发布的消费警示,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实用的购物指南,也再次强调了理性消费的重要性。在市场环境日益复杂的今天,消费者需要更加谨慎地选择商品和平台,以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