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能源产业近期迎来了一项重要技术革新。在马钢合肥公司的2号连退生产线上,一款专为40160型大圆柱深冲电池设计的外壳用钢成功下线,这是国内首款适配该型号电池的外壳钢材。
这款钢材的研发过程历经多次成分调整与工艺试验,最终在延伸率、抗拉强度等关键性能指标上远超行业现有标准,标志着马钢在新能源电池材料技术上取得了显著突破。该钢材的问世,不仅解决了40160型电池外壳材料上的技术难题,更为新能源电池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随着全球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动力电池市场需求急剧增长,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马钢紧跟市场趋势,通过加大研发投入、优化产品结构,以及深化与头部电池企业的合作,不断提升自身产品的市场竞争力。2024年,马钢圆柱电池外壳用钢销量超过8万吨,市场占有率稳步上升,其优异性能和稳定质量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赞誉。
此次40160型大圆柱电池专用钢制外壳的研发,源于国内某知名新能源企业的实际需求。由于冲压深度的限制,该型号电池外壳原本只能采用铝材制造,但铝材成本高且耐压性能不足,难以满足新能源电池在快充场景下的安全需求。市场上主流的钢材在同等条件下,最高仅能冲制140mm高度的电池外壳,而40160型电池的高度达到了160mm,深冲比从3.5骤升至4,材料拉伸变形量激增超20%,这导致成品率极低,无法满足大规模生产的需求。
面对这一技术难题,马钢技术中心电池壳钢研发团队与客户紧密合作,通过创新技术优化晶体结构,并开发特殊轧制工艺。经过多轮试验,团队成功解决了高强度与高延伸率之间的平衡问题,实现了技术上的重大突破。这一成果不仅满足了客户的需求,更为马钢在新能源电池材料领域树立了新的里程碑。
据了解,首批该款钢材将应用于国内某知名新能源企业的储能设备中。这一应用将进一步验证该钢材的性能和稳定性,为未来的大规模推广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