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股市场迎来了一波积极的走势,特别是在5月12日,三大指数均呈现出集体上扬的趋势,其中创业板的表现尤为突出,涨幅超过了2%。与此同时,港股市场也呈现出向好的态势,恒生指数在开盘时便高开316点,并且在盘中一度攀升至368点的涨幅。恒生科技指数也达到了5279点,较前一交易日上涨了99点。
在个股表现方面,科技网络股普遍呈现出上涨的态势。联想集团的股价涨幅超过了4%,而京东集团、百度集团、哔哩哔哩、快手以及腾讯控股的股价涨幅也均超过了2%。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小米集团却在这一波上涨趋势中逆势下跌。
截至发稿前,小米集团的股价已经跌破50港元,报49.6港元,跌幅超过了3%。这一跌幅使得小米集团的市值约为1.29万亿港元,折合人民币则约为1.2万亿元。回顾今年3月,小米的股价曾一度逼近60港元,总市值更是高达1.47万亿港元,与当前的市值相比,缩水了不少。
小米集团股价的下跌,或许与近期围绕小米SU7 Ultra的负面舆论有关。据悉,小米汽车为小米SU7 Ultra推送的新版本中,对“排位模式”功能添加了解锁条件,这一变动引发了部分用户的不满。对此,小米官方在5月7日回应称,已经暂停了该版本的推送,并对已升级的少量用户承诺,将在下个版本更新中解决问题。目前,小米汽车已经开始推进新版本的开发和测试工作,预计整个过程需要4-8周的时间。
除了上述事件外,小米SU7 Ultra的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问题也引发了车主的广泛关注。部分车主发现,该前舱盖无法通风,因此要求小米官方提供退款并推车。对于这一问题,小米官方表示,对于未交付的订单,将提供限时改配服务,用户可以改回铝制前舱盖。而对于已提车或无法改配的用户,小米将提供2万积分作为补偿,但并未开启退车通道。
面对这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小米集团的董事长雷军在5月10日发表文章称:“过去一个多月,是我创办小米以来最艰难的一段时间。”这一表态无疑透露出小米当前所面临的巨大压力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