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汽车市场的活力在多项政策与活动的推动下显著增强。中国汽车流通协会透露,进入4月下旬,全国各地相继推出了新一轮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政策措施。与此同时,上海国际车展的盛大开幕吸引了广泛关注,众多新车型在此期间密集发布并陆续上市,不仅提升了市场关注度,还有效带动了客流量的增加及订单转化率的环比增长。
据统计,4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量达到175.5万辆,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4.5%,尽管环比下降了9.4%。但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前四个月累计零售量已达到687.2万辆,同比增长7.9%。乘联分会分析指出,4月的零售同比增速创下了近十年来正常年份同期的最高纪录,这一变化不仅扭转了此前零售增速偏低的态势,还进一步削弱了汽车市场季度周期波动的特征。
在车型价格方面,降价潮呈现出明显降温的趋势。乘联分会的数据显示,今年4月仅有14款车型进行了降价,与去年同期的41款及今年3月的19款相比,降价车型数量大幅下降。这一变化反映出市场逐渐回归理性,价格战态势有所缓解。
在国家促消费政策的推动下,各地纷纷出台了相应的配套措施,加之主机厂加大补贴力度、金融支持的加强以及车展等线下活动的全面展开,4月的车市表现出色。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市场,成为春季乘用车市场复苏的主要驱动力。数据显示,4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量达到90.5万辆,同比增长33.9%,尽管环比略有下降,但渗透率持续提升,达到51.5%,较去年同期提升了7个百分点,连续第二个月渗透率超过半数。
汽车以旧换新政策的实施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商务部数据显示,截至5月11日,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已达322.5万份,其中汽车报废更新103.5万份,置换更新219万份。自2024年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实施以来,累计补贴申请量已突破1000万份,显示出政策对汽车市场的强大推动作用。
在国内乘用车市场整体向好的背景下,报废更新、以旧换新以及新能源免征购置税等政策共同促进了新能源乘用车的强势增长。同时,中国汽车市场在面对外部挑战时也表现出了一定的韧性。乘联分会指出,中国汽车出口美国占比极低,尤其是自主品牌汽车并未在美国市场销售,因此美国加征关税对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影响微乎其微。而我国在俄罗斯市场的自主销量份额依然保持在较高水平,出口减量压力相对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