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小米SU7 Ultra陷退车风波:车主集体维权,雷军如何回应成焦点

   时间:2025-05-13 16:11:57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围绕小米汽车SU7 Ultra车型,一场由车主发起的维权风波正愈演愈烈。风波的焦点在于,部分车主指控新车在实际配置上与先前的宣传不符,特别是关于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的设计。

车主杨雷(化名),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透露,他订车时特别选择了价值4.2万元的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这一配置在小米的宣传中被描绘为具有“增加2个空气动力学风道,前部空气高效导流”以及“内部结构改变,风道导向轮毂散热”等特性。杨雷表示,正是这一独特设计吸引了他决定购车。

然而,随着车辆的交付和车主们的深入探究,事情似乎并不如宣传般美好。多位汽车博主经过实测发现,所谓的前舱盖挖孔下方仅存在很小的风道,且这些风道并未连接至任何散热系统或下压力结构。这一发现让车主们感到被误导,他们认为这一设计更多只是装饰,而非宣传中的功能性配置。

杨雷所在的车主维权群内,成员数量已接近400人,他们集体要求退车。杨雷估算,该前舱盖的实际成本可能不超过1万元,与售价存在巨大差距。

面对车主的质疑,小米汽车在5月7日发布了一份致歉声明,承认在宣传“挖孔机盖”时信息表达不够清晰。声明中解释,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除了复刻外观外,确实提供了一定的气流导出和辅助前舱散热功能。然而,这一解释并未平息车主们的不满。

作为补偿,小米提出,对于未交付的订单,车主可以选择限时改配服务,将前舱盖换回铝制版本;对于已提车或在限时改配结束前锁单的用户,将赠送2万积分(约合人民币2000元)。然而,这一方案并未得到车主们的广泛认可,他们认为补偿金额与选装价格相去甚远,且改配铝制前舱盖需要重新排队,等待时间长达30-40周。

“我追求的是挖孔设计,改配服务失去了我购车的初衷,2000元的补偿也显得缺乏诚意。”杨雷直言,高端车主更看重的是驾车带来的身份象征和情绪价值,挖孔设计的名不符实将严重影响驾车体验,因此他们的诉求是直接退车。

法律专家翟巍分析指出,根据现有信息,小米汽车在宣传“挖孔机盖”时可能存在片面介绍产品和使用模糊语言的情况,这涉嫌违反《广告法》及《反不正当竞争法》,并可能损害消费者的知情权。如果情节严重,甚至可能构成虚假宣传。

翟巍认为,车主有权自主决定是否接受小米的赔偿方案。如果小米的不当宣传导致车主财产权益受损,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小米应承担全额赔偿责任。若赔偿方案不足以弥补车主损失,车主可以要求小米修改方案或寻求消保委调解、司法诉讼等途径来维护自身权益。

小米SU7 Ultra作为小米汽车SU7系列的旗舰车型,自2月27日以52.99万元起售价上市以来,次日大定订单即突破15000台。然而,近期的争议事件无疑给小米汽车的销量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

与此同时,小米首款SUV车型YU7预计将于今年六七月正式上市。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消费者日益挑剔的眼光,小米汽车需要更加注重产品质量和宣传的真实性,以避免类似争议的再次发生。

业内人士指出,小米汽车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还与其营销策略和品牌形象密切相关。此次争议事件提醒小米,需要更加脚踏实地,注重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和体验,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