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国家航天局宣布,嫦娥五号月球样品已成功出借给来自6个国家的7家科研机构,这一消息在国际科学界引起了广泛关注。其中,巴黎地球物理研究所成为接收这批珍贵样品的法国机构之一,法国科学家们对此表现出了极大的研究热情。
在巴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实验室里,一台先进的同位素检测仪正被用来深入分析这批来自中国的月球样本。科学家们形象地将其比作给月球样本做一次全新的“CT扫描”,旨在揭示这些样本数十亿年前的形成与演化历程。
这批月壤样品尤为珍贵,因为它们采自月球近地面的北部区域,这是此前从未被取样的地方。而且,它们的年龄比阿波罗任务采集的样品年轻近十亿年。巴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穆瓦尼耶教授亲自将这些样品从中国带回法国,他表示,这一发现将促使科学家重新评估月球的火山活动历史。
“月球一直被认为是一个非常冷的星球,火山活动稀少。但嫦娥五号的样品改变了我们的认知。”穆瓦尼耶教授解释说,“它表明月球在曾认为的时间点之后仍有火山活动,这促使我们重新思考月球内部的情况,以及为何在如此晚期仍有火山活动。”
穆瓦尼耶教授正在利用同位素检测的方法,分析月球样品中各种元素的痕迹。他希望能够将这些结果与阿波罗任务等其他太空任务采集的月壤进行比对,从而推测出月球的完整图景。“我原本预期嫦娥五号的月球样品可能与阿波罗样品相似,如果相似,我们就或许能得到一个关于整个月球的完整故事。当然,如果结果不同,那将更有意思,这意味着月球内部的性质可能与我们之前了解的地球截然不同。”
穆瓦尼耶教授还对中国在太空科研领域的独特优势表示赞赏。他提到,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的到来,以及他在中国培养出的众多杰出学生,都促进了中法科学家之间的深入合作。“因为嫦娥五号月球样品,也因为我在中国有很多出色的学生,他们现在已成为教授。我过去每年都去中国很多次参加交流和会议,这种合作对我们双方都非常有益。”
巴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中国博士生龙政宇也表示,中法科研的结合为双方提供了宝贵的机会。他说:“国外实验室提供了先进的分析测试条件,而嫦娥的样品只能从国内带来。这是一种完美的结合,让我们能够共同探索月球的奥秘。”
围绕这批月壤的研究,不仅是一项科学探索,更是一场跨越国界的知识共享。中法两国的科学家通过数据共享与合作,正携手揭开太空中未知的神秘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