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集团近期在内部架构与运营策略上进行了重大调整,这一系列变革旨在提升产品研发效率与市场响应速度。
据广汽集团内部透露,上个月,广汽集团已完成产品本部与研究院的重组工作,正式构建起“大研发体系”。此次调整将原先分散的广汽研究院(包括整车开发院、平台技术院和造型设计院)与产品本部进行了整合。这一重组自4月1日起试行,经过为期三个月的过渡期后,于7月1日正式落地实施。
广汽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冯兴亚在上海车展期间曾表示,集团正引入IPD(集成产品开发)流程,旨在重构产品开发流程。为此,集团不仅成立了产品本部,还将研究院细分为造型设计研究院、整车开发研究院和平台技术研究院。这一变革的核心在于,确保产品开发真正以产品和消费者需求为导向。
在新的组织架构下,整车开发院、平台技术院、造型设计院以及产品本部均被提升为一级部门,并直接由广汽集团管理。广汽集团强调,这一新模式将强化产品本部的“用户研究”职能,为研发部门提供洞察市场的“眼睛”,从而从研发源头提升车型的市场成功率。
原先埃安和传祺各自拥有的产品开发团队,现已全部整合至广汽集团产品本部。这一整合举措旨在提升研发资源的利用效率,确保自主品牌车型的开发更加高效、统一。产品本部将全面负责广汽集团自主品牌车型的开发工作。
广汽集团还表示,此次调整旨在通过“市场+技术”双轮驱动,实现“爆款”产品开发的常态化。其中,“市场驱动”强调通过强化市场洞察、精准把握消费者偏好,提升产品定义及规划开发能力,确保产品能够深度契合消费者需求;“技术驱动”则注重技术创新与平台模块化,以降低成本、提升平台技术的先进性和领先力,包括自动驾驶、智能网联和三电系统等领域。
除了研发体系的调整外,广汽集团还在采购领域进行了改革。集团通过全面开放供应链,主动扩大供应商合作范围,积极引入优质资源。同时,广汽集团以QCD(质量、成本、交付)综合竞争力作为供应商选择的基本原则,严格把控供应商准入门槛。
为了提升采购效率,广汽集团依托数字化系统,将合规管理和监督要求嵌入采购流程中,避免了人为干扰因素。现在,供应商准入、评价、竞价、开标等全业务流程均可在线完成,且全生命周期数据可追溯。这一数字化系统不仅确保了采购过程的公平性和透明度,还显著降低了采购成本。
广汽集团方面透露,通过全面开放供应链和全业务数字化系统运作等管理方法,采购成本相比改革前实现了大幅下降,业务效率和决策效率也提升了约50%。这一改革成果为广汽集团提升整体效益奠定了坚实基础。
广汽集团还在不断推进自主品牌一体化运作,力争在2027年实现自主品牌销量200万辆的目标。这一宏伟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广汽集团在研发体系和采购领域的持续创新和优化。
广汽集团的这一系列变革,不仅体现了集团对市场变化的敏锐洞察,也展现了其在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坚定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