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产汽车公司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其首席执行官Ivan Espinosa正领导公司探讨一项激进举措:关闭日本本土的部分工厂。这一决策背景是日产近年来销量持续下滑,公司急需通过优化产能来应对市场压力。
然而,这一计划并非没有阻力。日产预计,公司内部的工会等组织将对此表示强烈反对,未来的协调工作或将困难重重。
财务状况方面,日产汽车的形势同样严峻。据公司预测,截至今年3月的上一财年,其亏损额可能高达约365亿元人民币,这一数字不仅刷新了日产自身的亏损纪录,也超过了中国上市车企中的亏损之王——蔚来汽车去年220多亿元的亏损,暂居全球上市车企亏损榜首。
在中国市场,日产的表现同样不尽如人意。2024年,日产汽车在华销量不足70万辆,同比下降12%,与疫情前的2018年相比几乎减半。其中,日产在华的主要合资公司东风日产销量仅为63万辆,下滑12.7%,这家曾长期占据中国市场日系合资车企销量榜首的企业,如今也面临严峻挑战。
为了应对市场变化,日产汽车已宣布将中国产能从150万辆削减至100万辆。但即便如此,当前的产能仍被视为过剩。有日产高层透露,公司正在考虑进一步关闭其他工厂的可能性。
具体来说,日产汽车计划在2025财年内(截至2026年3月31日)关停中国武汉工厂的整车生产业务。该工厂于2022年投产,设计年产能约30万辆,主要负责生产电动车Ariya与SUV奇骏。此前,日产已关停了其位于江苏常州的生产业务。若武汉工厂停产后,日产在中国境内的生产基地将缩减至4个。
与此同时,日产旗下两个独立品牌——启辰和英菲尼迪,也基本宣告失利。东风汽车集团最新公告显示,东风日产今年1至4月销量仅为15.66万辆,同比大幅下滑近30%,这一销量甚至不及比亚迪4月单月销量的一半。4月份,东风日产的销量仅为3.56万辆,仅相当于比亚迪、吉利汽车旗下单一车型的月销量。
东风汽车集团在财报中特别指出,东风日产销量下滑对其业绩造成了较大影响。这样的业绩表现无疑揭示了日产在中国市场所面临的严峻挑战。而其最新推出的车型N7,也需要面对中国自主品牌的强势竞争,前景堪忧。
日产汽车还曾一度与本田汽车展开合并谈判,但由于日产坚持独立性,最终谈判破裂。而后,虽然有中国台湾公司有意持股日产,但双方也未达成一致。随着日产财报的披露以及公司大规模裁员瘦身的进行,日产想要走出困境,显然需要找到更强的合作伙伴。
不过,近期有消息称,中国公司富士康已经与日本三菱达成合作,将在中国台湾省为其代工电动汽车,并销往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同时,富士康还将与日产汽车在北美合作生产制造电动汽车,计划于2026年推出新车。这一合作或许能为日产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然而,对于日产汽车来说,过去的辉煌已成历史。如今的日产需要正视现实,积极应对挑战,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重新站稳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