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国西南地区在氢能领域的布局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成为全国氢能发展的新亮点。
据统计,2025年第一季度,国内燃料电池汽车上牌销量达到了1125辆,其中西南地区的表现尤为突出,云南、重庆、四川三省共占据了496辆,占比高达44.1%。与2024年第一季度相比,西南地区的上牌量从50辆激增至496辆,同比增幅达到了惊人的892%,显示出该地区氢燃料电池汽车应用的迅速崛起。
随着氢能产业的快速发展,西南地区的氢能项目招标活动也日益频繁。例如,4月2日,云南能投集团在曲靖高新区花山氢能综合能源站示范项目顺利开工,随后在5月12日启动了EPC总承包设备采购。攀枝花市花城新能源有限公司、自贡市公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也相继发布了氢燃料电池车辆的采购招标公告,涉及车辆数量多达数十辆。
不仅如此,丰田汽车等知名企业也纷纷在西南地区布局氢能产业。4月15日,丰田汽车与蜀道集团、蜀道装备公司共同设立合资公司,并在4月18日签约建设氢燃料电池系统生产线。这一智能制造基地将致力于氢燃料电池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及售后服务,为氢燃料电池商用车的规模化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在政策层面,西南地区多个城市将氢能发展纳入重点规划。六盘水市编制了《六盘水市氢能产业发展方案(2024-2030年)》,明确了以美锦能源“煤—焦—氢”全产业链项目为核心的发展路径。四川、重庆等地也相继出台了推动氢能全产业链发展及推广应用的行动方案,为氢能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西南地区在发展氢能方面拥有显著的资源优势。该地区水电资源丰富,是我国水电的核心区,水电装机容量占全国近半壁江山。同时,云南、四川等地风能、太阳能资源丰富,具备发展“风光氢储”一体化项目的优越条件。四川、重庆等地的化工产业副产大量氢气,为氢能应用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保障。
在氢能产业链的构建方面,四川已经形成了氢气“制—储—运—加—用”的全产业链布局,并集聚了约160家氢能企业。目前,四川正在抓紧编制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以精准指导各地因地制宜发展氢能产业。重庆则抢抓成渝双城经济圈机遇,锚定潼南为“成渝氢走廊”核心枢纽,全力打造辐射川渝的绿色产业高地。
云南省同样在加速推进氢能发展进程,依托当地的可再生能源优势,不断开拓氢能应用场景,扩展氢能下游产业链。随着一系列氢能项目的落地实施,西南地区正逐步成为全国氢能发展的重要示范区。
西南地区还在积极探索氢能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例如,在六盘水市,全国首台商用氢能机车头已经投入试运行,氢能重卡及氢燃料电池公交车也正式投运。这些创新应用不仅丰富了氢能的应用场景,也为氢能产业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西南地区在氢能领域的布局和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成为全国氢能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未来,随着更多氢能项目的落地实施和政策支持的持续加强,西南地区的氢能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