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吉利私有化极氪,加速“一个吉利”战略,能否重塑市场地位?

   时间:2025-05-19 14:07:33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汽车行业风云变幻的背景下,吉利汽车近期的一系列动作备受瞩目。吉利控股集团高级管理人员桂生悦在面对媒体时直言不讳:“市场环境瞬息万变,对吉利而言,已经没有容错的空间。”这番言论,为吉利与极氪迅速推进整合的决策提供了注解。

从昔日的行业霸主到如今不得不紧跟潮流的参与者,吉利的转型之路既充满挑战也蕴藏机遇。表面上看,吉利似乎已经找到了技术与财务的平衡点——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2402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高达213%。然而,深入剖析,吉利面临的挑战同样不容忽视。极氪作为吉利旗下的新能源品牌,尽管承载着厚望,却面临着缺乏持续爆款车型、持续亏损以及吉利各品牌间协同不足的困境。

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资本市场的估值逻辑也随之发生剧变。从昔日的“增长故事”到如今强调“盈利验证”,行业整合大潮汹涌而至。面对这一变局,吉利掌舵人李书福的布局显得尤为关键。他意图通过极氪与领克的高端化与全球化并行,自研智能驾驶系统,以及“一国一策”战略,构建起吉利的护城河,实现资源的重新整合。

李书福的应对策略清晰而明确:打造更高效的协同体系,从产品到股权、品牌乃至供应链,全方位提升吉利的竞争力,实现从产品竞争向体系竞争的跨越。这一招,不仅为新能源车企的资本运作提供了新的范式,也将决定吉利未来十年的市场地位。

回溯至八个月前,吉利控股集团在台州发布的《台州宣言》中,已明确提出战略转型的全新阶段。面对全球经济的新形势和行业竞争的新格局,吉利通过“战略聚焦、战略整合、战略协同、战略稳健、战略人才”五大举措,聚焦主业,布局科技生态,力求在稳健中推进企业使命的实现。

如今,这些战略举措正在吉利内部加速推进,私有化极氪便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一步。就在一周前,吉利汽车发布公告,提议私有化极氪,将其从纽交所退市并成为吉利的全资附属公司。这一决策背后,是极氪在美股市场表现不佳以及持续亏损的现实考量。尽管极氪上市之初曾刷新造车新势力最快上市纪录,但股价被低估和盈利难题始终困扰着这家年轻的公司。

极氪的私有化进程,并非突如其来。吉利内部对此早已达成共识,股东大会上高达99.99%的赞成票便是明证。而在外部,吉利也通过领克并入极氪等举措,为私有化奠定了基础,展现了其整合与协同的决心。

整合的效果初步显现。领克与极氪在产品研发、制造体系、用户运营以及智能体系等方面均实现了协同,降低了研发与供应链成本,提升了整体运营效率。在此基础上,吉利迅速推进了下一步的资本整合大动作——私有化极氪。

吉利希望通过这一整合,解决内部沟通成本高和利益不一致的问题,实现资源的深度整合和高效协同,降低成本,打造企业的长期价值。在人事方面,吉利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以更统一的管理团队推动不同品牌间的协同效应最大化。

这一系列的变革与调整,正在吉利内部产生深远的影响。2025年第一季度,吉利汽车新能源销量大增135%,国内新能源渗透率突破52.2%,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吉利银河、极氪、领克三大品牌的协同发力与技术创新,为吉利的转型之路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吉利正在加速深化自身的护城河,以更强的盈利能力、更爆款的车型以及更深的供应链护城河,应对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吉利正展现出其转型的决心与实力。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