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中俄携手月球建核电站,为国际月球科研站注入“核动力”

   时间:2025-05-21 13:42:39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中俄携手推进月球科研站建设,计划打造月球核电站

近日,中国国家航天局与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宣布了一项重要合作,双方已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同推进月球核电站的建设。这座核电站将成为中俄牵头建设的国际月球研究站(ILRS)的重要组成部分,预计将在2036年完工的科研站中发挥关键作用。

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在公告中表示,这座月球核电站将为国际月球科研站项目提供重大贡献。中俄双方计划在月球表面建造一座自动化核电站,以解决月球科研站的电力供应问题。此前,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曾指出,电力供应是月球科研站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而俄罗斯在核电站技术方面拥有天然优势。

中俄的这一合作计划并非突发奇想,早在去年,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前总裁尤里·鲍里索夫在接受采访时便透露了相关规划。他表示,中俄双方正在认真考虑在2033年至2035年间,将一个动力装置运送并安装在月球表面。鲍里索夫还提到,太阳能电池板无法为未来的月球定居点提供足够电力,而核能则是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

关于月球核电站的具体建设方案,虽然细节尚未明确,但鲍里索夫表示,技术步骤已经几乎准备就绪。他提到,中俄反应堆的建造可能将在“没有人类在场”的情况下自主进行。这一方案不仅解决了月球科研站的电力供应问题,还展示了中俄在太空技术领域的先进实力。

在月球上建造科研站面临着诸多挑战,如选址、建造以及地月空间运输等。其中,电力供应是维持月球上正常科研工作与航天员生活的基础。与化学电池和太阳能电池阵相比,核反应堆电源具有全天候工作、适应性好、储能高、重量轻、体积小等优势。因此,中俄选择建设月球核电站是一个明智的决策。

中俄两国在国际月球科研站项目上的合作进展迅速。自2020年7月两国航天机构确定合作以来,双方已经签署了多项合作协议,并公布了项目的路线图。根据计划,中俄将在2030年至2035年期间用五次超重型火箭发射来完成机器人月球基地的建设。一旦这些基本部件建成,中国将发射更多卫星以进一步扩展基地,并与其他设施相连。

目前,除了中俄两国外,还有多个国家已经宣布参加国际月球科研站项目。这些国家的加入不仅增强了项目的国际合作力量,也推动了人类航天科技的快速发展。随着中俄两国在月球科研站项目上的不断深入合作,相信未来将有更多的科研成果和太空探索突破。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