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领域正悄然兴起一股新的赚钱风潮,令传统燃油车主们艳羡不已。当大众还在为购车、养车的开销精打细算时,新能源车主们已经开始探索如何利用他们的座驾创造额外收益。
近期,在上海的一个老旧居民区内,一场前所未有的尝试引起了广泛关注。五辆社会新能源汽车通过特制的移动充电桩,实现了反向输电功能,为小区临时供电。从早晨九点至下午四点,这些车辆总共输出了260度电,确保了三栋楼、36户家庭的日常用电需求,包括烧水做饭、照明及娱乐。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新能源车主们能够将车辆多余的电量回售给电网,每度电可获得4元的收益,相比之下,低谷期充电成本仅为0.4元/度,这意味着每售出一度电即可赚取3.6元的差价。尽管实际情况可能因峰谷时段而异,但车主们从中获利已是不争的事实。
广东省近期更是率先出台了新能源汽车反向供电的电价政策,明确了新能源汽车向电网送电时的电价计算方式,以0.453元/千瓦时为基础,根据峰平谷时段的不同乘以相应的系数。
杭州、安徽等地也在积极测试V2G(Vehicle-to-Grid,车辆到电网)项目,部分地区车主甚至可以通过放电兑换礼品或直接获得电费收益。V2G技术使得新能源汽车仿佛成为了一个大型的移动充电宝,不仅能够为车辆自身充电,还能将多余的电量卖给电网,电网则按电量支付费用。
对于那些购车时即享有终身免费充换电权益的车主来说,这一模式更是如虎添翼,几乎是在“躺着赚钱”。以深圳的V2G测试为例,每售出一度电可赚4元,若一辆60度电的车辆每天参与一次尖峰时段的反向供电,理论上一年可赚取高达7万元的收益,这一数字甚至超过了部分网约车司机的收入。
尽管新能源车主们对这一模式充满期待,但仍有一部分人对频繁反向供电可能对电池寿命造成的影响表示担忧。目前,新能源汽车电池的普遍寿命为6年左右,6年后故障率会上升,且可能出现续航里程下降、存电量减少等问题。然而,实际测试显示,反向供电多为浅充浅放,对电池损耗极小。加之动力电池技术不断进步,未来固态电池等新型电池的应用,将进一步提升电池寿命和性能。
因此,对于有意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来说,选择大容量、长寿命的电池将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这样不仅能够在未来参与V2G项目时获得更多收益,还能有效减少对电池寿命和车辆性能的影响。对于这一新兴模式能否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以及您是否愿意让自己的爱车变身“移动充电宝”,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