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代,业界昵称为“宁王”,于5月20日正式登陆港交所,开启其港股交易之旅。仅仅开盘十分钟后,其股价便飙升12.93%,每股报价达到297港元,换算成人民币约为274.1元,市值瞬间膨胀至1.34万亿港元,折合人民币约1.24万亿元。
此次港股上市,宁德时代共计发行1.36亿股H股,每股发行价定为263港元,相当于人民币242.6元。此次发行成功筹集资金353.3亿港元,折合人民币约为325.9亿元,成为近年来港股市场上规模最大的IPO项目之一。根据宁德时代的规划,这笔资金将主要用于其全球化产能布局,其中90%的资金将投入匈牙利的一期和二期项目,剩余的10%则用于公司的日常运营。
值得注意的是,匈牙利项目是宁德时代在海外设立的首个生产基地,此次港股上市也被视为其出海战略的关键一步。尽管宁德时代并不缺钱,根据其财报,截至一季度末,公司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高达2863亿元,但海外建厂需要巨额的外汇储备。匈牙利项目的总投资规模达到73.4亿欧元,总产能为100GWh,而截至2024年底,宁德时代的外汇储备为132.57亿美元和16.16亿欧元,难以完全支撑如此庞大的投资计划。
华泰证券在一份研报中指出,宁德时代赴港上市的主要目的并非单纯融资,而是搭建一个海外资本运作的关键平台,以推动其海外市场的拓展和产能建设的落地。此次IPO吸引了众多重量级投资者的目光,包括中石化、科威特投资局、高瓴资本、高毅资产等知名机构,阵容豪华。
从宁德时代的招股书来看,其近年来的业绩表现十分亮眼。从2022年至2024年,公司的营收分别为3286亿元、4009亿元和3620亿元人民币。净利润也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这三年间分别实现了335亿元、473亿元和553亿元的净利润。然而,深入分析不难发现,宁德时代的业绩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尽管其在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市场的全球份额稳居第一,但2024年的营收却出现了下滑,同比下降了9.7%,其中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两大业务支柱的营收也分别下滑了11.29%和4.36%。
这反映出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以及车企自研电池趋势对宁德时代市占率的潜在影响。与此同时,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和本土电池产能的巨大缺口,为宁德时代提供了海外布局的新机遇。因此,宁德时代选择加速海外布局,以谋求电池业务的持续增长。
除了在海外布局电池业务外,宁德时代还将目光投向了汽车本身,试图通过设计制造汽车底盘等零部件以及布局换电网络来寻找新的增长点。去年年底,宁德时代推出了磐石底盘方案和巧克力换电方案。磐石底盘方案是一种滑板底盘,集成了三电、热管理、悬架、制动、转向等模块,支持上下车体独立开发。如果车企采用这一方案,将大幅简化新车的开发流程,但也可能导致产品的差异化缩水,丧失核心技术。
目前,除了阿维塔外,国内其他车企对采用宁德时代的磐石底盘方案似乎并不感兴趣。而在换电领域,宁德时代早在2022年就开始布局,并推出了换电品牌“乐行换电”。去年12月,宁德时代全面升级了换电服务模式,并推出了标准化的巧克力换电块。宁德时代认为,换电将成为新能源车重要的补能方式之一,并计划到2030年前通过全社会共建,最终建设3万个换电站。
然而,宁德时代在推进换电业务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方面,消费者对换电模式的信任度尚未完全建立;另一方面,车企是否愿意为旗下主销车型推出换电版还是未知数。换电是典型的重资产运营模式,虽然宁德时代资金雄厚,但短期内很难实现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