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ST凯利内斗风云:涌金系能否终结公司管理动荡?

   时间:2025-05-22 08:56:35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资本市场的一场激烈较量后,ST凯利的内部纷争似乎暂时落下了帷幕。这场纷争的核心,是“涌金系”代表人物王冲成功出任公司董事长及总经理,标志着自年初以来股东间的尖锐对立有所缓和。

长期以来,凯利泰一直处于无实际控制人的状态,尽管“涌金系”作为第一大股东,但公司的日常运营实际上由袁征主导。然而,今年3月的一场董事会会议,却将双方的对立推向高潮。袁征在任期间,对关联公司的投资及关联交易存在的问题,成为了双方矛盾的导火索。随着这些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审计机构对凯利泰出具了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公司也因此被戴上了“ST”的帽子。随后,欣诚意迅速失去了对董事会的主导权,其提名的董事长和独立董事也相继辞职。

5月20日,ST凯利正式公告,“涌金系”已提名新任董事候选人,这一提案将在6月6日召开的2024年度股东大会上进行表决。若王冲等人能够成功当选,这将是“涌金系”在投资凯利泰13年后,首次获得公司的主导权。

回顾这场纷争,袁征和“涌金系”的对立早在今年2月28日的董事会上就已初露端倪。当时,欣诚意和“涌金系”在董事候选人提名上就产生了分歧。袁征执掌的欣诚意提名了包括袁征本人在内的三位候选人,而“涌金系”则提名了王冲。尽管所有候选人均在表决中获得通过,但欣诚意提名的候选人却遭到了王冲等人的反对。

关于凯利泰对袁征关联公司的投资也引发了争议。凯利泰曾向袁征持股并担任董事长的上海利格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数千万元,并约定若后者未能如期上市,凯利泰有权要求回购股份。这一安排使得袁征既是投资方,又是被投资方,甚至可能成为回购方。当这些投资触发回购条件时,董事会上出现了严重分歧,最终这一议案在表决中虽然获得通过,但反对和回避的声音也不容忽视。

凯利泰自成立以来,经历了从快速增长到业绩波动的历程。作为骨科、心血管微创等领域的医疗科技公司,凯利泰在2012年登陆创业板后,业绩一度显著增长。然而,自2020年以来,公司业绩开始大幅波动,净利润陷入了一年盈利、一年亏损的困境。与此同时,公司投资的关联企业和关联交易却不断增加,为这场纷争埋下了伏笔。

“涌金系”对凯利泰的投资可以追溯到2009年,当时涌金投资通过持股30%的上海祥禾股权投资合伙企业进入公司。尽管“涌金系”一度成为多家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但在凯利泰,他们并未能改变公司无实际控制人的状态。直到2018年,涌金投资通过协议转让方式成为第一大股东,但公司的运营仍然由袁征主导。

然而,随着袁征和“涌金系”之间的矛盾升级,公司的内部问题也逐渐暴露。审计机构对凯利泰2024年年报出具了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并指出公司在关联交易投资方面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部分项目的评估方法及参数选取不恰当,以及关联方清单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无法确保等。公司还被发现向关联方销售金额异常,且毛利率远高于正常水平。

在这些问题被揭露后,欣诚意很快失去了对董事会的主导权。4月28日,新任董事长蔡仲曦因个人原因辞职,同日欣诚意提名的独立董事也申请辞职。随后,“涌金系”开始试图掌控ST凯利。在5月7日和5月11日召开的董事会上,王冲先后当选董事长和总经理,随蔡仲曦上任的董事会秘书也被解聘。

随着“涌金系”逐渐掌握主导权,ST凯利的股价也出现了明显上涨。截至5月21日收盘,ST凯利股价较5月6日低点涨幅超过30%,市值达到32.48亿元。这场内部纷争虽然暂时告一段落,但未来ST凯利能否走出业绩波动的困境,仍需时间给出答案。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