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长城汽车一季度业绩下滑,新能源转型能否助力其重拾增长动力?

   时间:2025-05-23 16:57:34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长城汽车近期发布的2025年一季度财报,在资本市场和业界引发了广泛关注。与仅仅三个月前的预期大相径庭,这份财报揭示了公司业绩的显著下滑。

数据显示,长城汽车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00.19亿元,同比下降6.63%,这是七个季度以来的首次下滑。归母净利润为17.51亿元,同比大幅下跌45.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4.69亿元,同比减少27.12%。与此同时,比亚迪和吉利汽车却实现了营收和净利润的大幅增长,净利润达到数十亿甚至近百亿。在这样的背景下,长城汽车作为民营车企的头部企业之一,似乎面临了掉队的困境。

更令人瞩目的是,长城汽车一季度的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下降了1.67个百分点和1.9个百分点至17.84%和4.38%。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更是录得-89.8亿元,同比骤降243%。这一连串的数字,无疑给投资者和业界带来了不小的震动。

财报发布后,长城汽车的股价也受到了影响。A股股价遭遇两连跌,4月29日报收于22.49元/股。其H股虽然在一季报发布后的首个交易日上涨1.57%,但随后两日均出现2%以上的跌幅,股价在4月30日跌至11.12港元/股。这一系列的市场反应,无疑加剧了投资者对长城汽车未来发展的担忧。

长城汽车在财报中解释了一季度现金流承压的原因,主要是公司处于产品换代升级周期,销量同比下降导致收款减少,以及直营体系建设投入增加。今年1-3月,长城汽车累计销售新车25.68万辆,同比下滑6.73%。其中,哈弗与坦克等主力品牌销量均出现下滑,欧拉品牌销量同比降幅更是高达54.31%。

然而,长城汽车在4月的销量并未出现明显好转,单月整体销量勉强突破10万辆,同比增长5.55%和环比增长2.11%,但在中国主要上市车企销量排名中位列第十。今年前四个月,长城汽车累计销量为35.69万辆,同比下滑3.58%。尽管魏牌和长城皮卡的累计销量实现同比增长,但距离撑起长城汽车总体销量的增长还有很长的距离。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坦言,公司在新能源转型和智能化发展方面有些跟不上节奏。数据显示,今年1-4月,全国狭义乘用车市场新能源渗透率为47.01%,而长城汽车新能源车型的销量占比尚在25%上下徘徊,较行业整体水平明显落后。这与长城汽车重点布局的越野产品系列有一定关系,但无疑也制约了其新能源车型的快速铺开。

在技术路线方面,长城汽车坚持汽油、柴油、纯电和插电式混动同步发展,并主推以Hi4为代表的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长城汽车总经理穆峰曾公开表示“长城汽车打死不做增程”,这一观点在汽车圈引发了广泛热议。尽管这种“理工科”思维方式可能会让长城汽车丢失一部分用户,但在新能源技术不断发展的环境下,长城汽车的选择也有其合理性。

长城汽车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大幅下滑的另一主因是直营体系的建设投入增加。财报显示,一季度销售费用达到22.96亿元,同比激增61.56%,甚至超过当季研发费用。以魏牌为例,长城汽车正在重点打造其直营销售网络,以提升用户体验。然而,租金、人力资源等成本的攀升直接导致销售费用激增,这在直营体系投入尚未转化为销量增长的初期阶段不可避免。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长城汽车作为中国汽车工业的“老兵”,其差异化优势明显,全球化布局亦初见成效。未来,长城汽车需要在技术路线、品牌定位与成本控制间进一步找到平衡,加速新能源和智能化的步伐,才能在行业洗牌中占据重要地位。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