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为了缓解无车家庭的出行难题,今年不仅定向增发了4万个新能源小客车指标,还额外追加了2万个指标,并于5月26日公示了入围家庭名单。这一举措在市场上引起了怎样的反响呢?
在北京某汽车展厅内,尽管是工作日,但在下午三点至四点的一个小时内,就有8组消费者前来咨询购车事宜,其中6组都是首次获得新能源小客车指标的家庭。这一场景,无疑是市场热烈反响的一个缩影。
记者通过走访多家汽车门店发现,自入围分数线公布以来,门店的客流量以及线上咨询量均出现了显著增长。消费者们对于新能源小客车的热情,似乎被这一波增发指标所点燃。
据统计,2025年北京市共配置了118400个家庭新能源小客车指标,其中6万个为今年新增的指标。从分配比例来看,超过八成的指标都落在了无车家庭的头上。今年入围的“分数线”仅为42分,较去年的60分有了大幅下降。这一变化,使得更多家庭开始考虑参与新能源车辆的指标配置,而非仅仅局限于传统燃油车的摇号。
许多积分在40分至50分之间的新入围家庭,也开始积极行动起来,这无疑为市场释放了更多的购车需求。一家汽车4S店的总经理栗业表示,按照家庭的积分情况来看,7月至8月将是北京汽车市场的客流高峰期。因为大部分客户在审核通过后,购车的意愿会更为强烈,客流量也将迎来更大幅度的增长。他预计,在正式指标下发后,客流量至少会同比增长30%以上。
此次北京市增发新能源小客车指标,不仅有效缓解了无车家庭的出行难题,也进一步推动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随着越来越多家庭加入到新能源汽车的行列中,这一市场的前景无疑更加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