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Arm端侧智能革命:AI硬件浪潮下如何保持领先并推动生态发展?

   时间:2025-05-27 18:46:56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Arm公司的高级副总裁兼终端事业部掌舵人Chris Bergey,在北京媒体沟通会上深入剖析了人工智能(AI)技术的最新进展,以及Arm在这一领域的布局与愿景。雷科技作为受邀媒体,为您带来现场的第一手报道。

据Bergey透露,过去一年里,AI技术的飞速发展彻底颠覆了人们对端侧AI能力的认知。AI不仅在手机领域大放异彩,还在商业和消费市场展现出了巨大潜力。例如,智能客服和代码编程辅助等应用需求持续增长,AI智能体的出现更是成为创业市场的新宠。一些初创企业仅凭不到百人的团队,就迅速实现了超亿美元的营收,充分展示了AI智能体的市场潜力。

AI的影响力远不止于此。市场上已经出现了诸如机器狗、配送机器人和家用清洁机器人等多种产品。虽然这些设备借助AI实现了一定程度的自主性,但尚未达到人类级别的智能水平。然而,Bergey预测,在未来一到三年内,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些产品的自主能力将大幅提升,甚至可能超越人类操作水平。

在谈到未来AI的发展趋势时,Bergey强调了构建完善AI系统的三个核心因素:云端和边缘协作的平台、能效(每瓦性能)以及软件生态系统。特别是能效优化,在未来的AI计算需求中至关重要。随着数据中心能耗的不断增加,如何在提升性能的同时控制功耗,已成为行业面临的共同挑战。

在软件生态方面,Arm凭借其在移动智能领域的领先地位,已经拥有了超过2200万名开发者,基于Arm架构的芯片出货量更是超过了3100亿颗。这种规模效应显著增强了Arm平台的优势。Arm去年推出的Kleidi软件库也迅速普及,全球安装量已超过80亿次,并与多个主流AI框架实现了广泛集成。

在能效方面,Arm架构也受到了众多云服务商的青睐。亚马逊云科技(AWS)宣布,其超过半数的新部署CPU已转为基于Arm架构的Graviton处理器,这些处理器的能效表现较传统平台提升了超过40%。同时,微软、meta、谷歌等头部云服务商也与Arm展开了深度合作,在自己的数据中心部署基于Arm架构的AI芯片。据预测,到2025年,头部云服务商新增算力中,将有近50%基于Arm架构。

Arm在边缘计算市场的占有率也在持续攀升,预计2025年将占据PC和平板领域整体出货量的40%以上。近期,NVIDIA推出的DGX Spark AI桌面计算平台,采用了Arm最新的Cortex-X925和Cortex-A725核心,并搭载了可实现高达1 PetaFLOPs AI性能的GPU,使桌面端设备也能具备数据中心级的计算能力。

据悉,Arm计划在今年晚些时候发布新一代旗舰CPU(代号Travis),其IPC性能将再次实现两位数提升,为行业树立了端侧AI能效与性能兼顾的新标杆。Travis将首次搭载Armv9可伸缩矩阵扩展(SME),并进一步优化安卓生态系统的AI推理能力。同时,Arm还在加大GPU方面的投入,计划同步推出下一代GPU(代号Drage),集成Arm精锐超级分辨率技术(Arm ASR),旨在让移动设备也能实现游戏主机级别的图形性能和视觉体验。

Travis CPU和Drage GPU将有机结合,引入面向移动端市场的Arm Lumex CSS解决方案,为未来消费电子设备上的边缘AI性能奠定基础。针对AI推理需求在手机端日益复杂的趋势,Bergey表示,尽管训练AI模型所需算力巨大,但推理才是AI实现商业价值的关键环节。Arm将继续推动异构计算架构,实现CPU、GPU和NPU之间的高效协同,以应对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变化。

对于AI向低端智能手机市场下沉的趋势,Bergey认为这是必然趋势。即便是售价低于140美元的智能手机也开始搭载AI功能,这将有助于推动新兴市场的经济发展,例如通过低成本设备获取教育资源,从而激发更广泛的AI需求。Arm将在持续优化能效、内存带宽和软件生态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端侧AI的性能与灵活性,从而在AI时代保持领先地位,推动整个半导体生态圈的发展。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