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即将到来的10月20日至22日,一场聚焦全球风电领域的盛会——2025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5)将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盛大启幕。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中车”),作为风电装备制造领域的先行者,将携其强大的产品阵容第14次亮相此次展会,展位设于E2-B01。CWP2025诚挚邀请全球风电产业链合作伙伴共襄盛举,携手中国中车及业界同仁,共同开启风电产业的新篇章。
作为中国风电装备制造行业的佼佼者,中国中车构建了全面的风电产业集群,以风电整机为核心,涵盖发电机、叶片、塔筒、变流器、齿轮箱、变压器等关键零部件,形成了强大的装备产业链。中国中车还推出了适应多样化场景的“风光氢储”一体化系统解决方案,致力于推动清洁能源装备的高质量发展。
回顾去年的CWP2024,中国中车展出的20.XMW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平台令人瞩目。该平台专为深远海开发设计,功率高达20MW,叶轮直径超过260米,扫风面积更是达到了53000平方米,为中国深远海风电资源的开发提供了最优解决方案。其海上16.XMW风电机组平台则采用了第三代全集技术路线,实现了机组轴系、齿箱和发电机的集成,同时部件模块化、系列化,便于海上运输和吊装。
在陆上风电领域,中国中车推出了超大功率12.XMW系列风电机组平台,该平台面向“三北”大基地中高风速区域,功率等级可实现10MW-14MW的柔性配置,风轮直径超过240米。该平台引入了高铁可靠性设计体系,确保了产品的安全可靠,同时发电量提升了2%以上。
今年1月,中国中车再传捷报,国内首个12兆瓦级陆上风电机组“凌风号”成功下线。这款风电机组专门针对沙戈荒地区设计,将成为挺进沙戈荒大基地的“驭风利器”。“凌风号”的研制汇聚了中国中车风电整机、叶片、齿轮箱、发电机等全产业链的最强研发力量,是中车风电智慧结晶的体现。
“凌风号”功率等级灵活,可实现11兆瓦-14兆瓦的柔性配置,风轮直径可扩展至超过250米。在年均风速7.5米每秒的条件下,“凌风号”单台机组每年可发电约3800万度,相比上一代机组发电量提升15%以上,相当于节约标准煤1.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6万吨。与10兆瓦机组相比,“凌风号”的平准化度电成本(LCOE)进一步降低了约8%,经济效益显著。
近年来,中国中车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加速构建“双赛道双集群”产业发展新格局。在巩固全球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领先地位的同时,中国中车在清洁能源装备技术领域也不断取得突破。“凌风号”的成功下线,将有效提升沙戈荒地区的能源供应能力,助力国家能源结构的优化升级,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即将举办的CWP2025,中国中车将携其重磅产品精彩亮相,期待与业界同仁共享这一风电盛宴。同时,CWP2025也热忱欢迎更多业内企业参展,共同推动风电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