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蓝汽车的车机系统推送广告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5月27日晚,深蓝汽车CEO邓承浩代表公司,就车机系统强制推送广告的行为向用户致歉,坦诚这一行为源于“希望触达更多车主”的初衷,但忽视了用户体验,并承诺未来将彻底关闭该推送渠道。
事件的起因是,多位深蓝车主在社交媒体上反映,他们的车辆在解锁后,中控屏会强制弹出5秒的开屏广告,内容为向首任车主发放10000元S09专属购车券。一些车主表示,在导航或驾驶过程中,广告会突然全屏覆盖,这不仅影响了使用体验,还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甚至有车主质疑,这是深蓝S09销量不佳的无奈之举。
深蓝汽车在致歉声明中解释,推送广告的初衷是发现大量首任车主不知晓S09购车券的权益,但显然,这一行为忽视了用户的实际感受。声明中明确表示,即日起,深蓝汽车将不再通过车机通道推送任何权益提醒。邓承浩在转发声明时,进一步表达了歉意,并透露自己周末走访市场时发现半数老车主不知晓这一福利,因此要求团队加大触达力度。他主动承担责任,表示这是自己的错误,希望得到用户的谅解。
此次事件不仅引发了用户的强烈不满,也让业界对车企用户运营的边界产生了新的思考。有业内人士分析,深蓝汽车此举背后,透露出其经营压力。2024年,深蓝汽车交付了24.3万辆汽车,营收达到372亿元,但净亏损却高达15.72亿元。加上2023年的亏损,两年累计亏损已达45.7亿元,净资产已转为负值。2025年,深蓝汽车原本计划冲击50万辆的全球销量,但4月的交付量仅为20138辆,与目标相去甚远。
深蓝汽车近期还遭遇了其他舆论风波。此前,“员工购车可离职两个月”的言论就引发了广泛争议,被质疑是变相裁员。同时,其旗舰车型G318也因车机卡顿等问题遭到了用户的投诉。这些事件无疑进一步加剧了深蓝汽车的困境。
分析指出,深蓝汽车目前正处于品牌定位的模糊期。S09车型补贴后的售价下探至20.49万元,与其“高端新能源”的定位形成了冲突。而频繁的降价和争议性的营销策略,则进一步消耗了用户的信任。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定位,并赢得用户的信任和支持,成为深蓝汽车亟待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