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蓝汽车因一起涉及用户隐私和品牌信任的争议事件被推上了风口浪尖。事件起因于5月27日,该公司未经48万老车主许可,通过车机系统推送了“S09专属购车券”的弹窗广告。
这一行为迅速引发了车主们的不满。据车主反映,广告在车辆启动时自动弹出,且无法关闭,严重影响了驾驶体验。部分车主认为,深蓝汽车擅自利用车机系统推送商业广告,涉嫌违反了《广告法》的相关规定,侵犯了用户的合法权益。
更令车主们感到不满的是,这次广告推送被视为深蓝汽车在频繁降价后的又一次“背刺”行为。据了解,深蓝S09车型近期刚宣布降价3.5万元,而此次广告促销无疑加剧了车主们对于“提车即贬值”的担忧。
深蓝汽车在事件发生后迅速做出了回应。公司官方发布声明,承认广告推送方式不当,并向用户表示歉意。同时,公司承诺未来不再通过车机通道推送权益信息,并解释了推送广告的初衷是为了“感恩回馈首任车主”。深蓝汽车CEO邓承浩也公开道歉,并表示推送广告是因为市场调研发现半数老车主不知晓相关福利,要求团队加强告知,但承认流程设计存在缺陷。
然而,尽管深蓝汽车已经做出了道歉和承诺,但车主们的质疑之声并未平息。事实上,近年来深蓝汽车因降价引发的投诉已经屡见不鲜。从2023年深蓝SL03降价4.2万元引发首批车主维权,到2024年底全系车型降价5000元导致的“无感换单”纠纷,再到此次的降价广告弹窗事件,深蓝汽车频繁“背刺”车主的行为已经严重损害了品牌形象和用户信任。
车主们纷纷表示,深蓝汽车在市场竞争中过于追求销量目标,而忽视了用户的长期价值和权益保护。这种短视策略不仅损害了车主的利益,也影响了深蓝汽车的可持续发展。
在第三方汽车投诉类平台上,深蓝汽车的投诉量居高不下,其中大部分投诉都与降价引发的背刺车主行为有关。这不仅暴露了深蓝汽车在价格策略上的失误,也反映了公司在用户服务和管理方面的不足。
此次深蓝汽车“投降价广告”引发争议的事件,可以看作是价格战激化下用户权益矛盾的集中爆发。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消费者日益提高的权益保护意识,深蓝汽车需要深刻反思自身的营销策略和服务体系,切实保障用户的合法权益和长期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深蓝汽车在2025年设定了50万辆的销量目标。然而,根据2024年的销售表现来看,该公司仅完成了目标的64%,今年的销售压力可谓不小。如何在保障用户权益和追求销量目标之间找到平衡点,将是深蓝汽车未来需要面临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