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日媒参观小米汽车工厂:千台机器人压阵,76秒下线一辆车

   时间:2025-07-01 14:17:55 来源:凤凰网科技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小米北京工厂展示的电动汽车

讯 北京时间7月1日,据《日经亚洲》报道,小米准备扩大电动汽车产能,通过在工厂部署的1000台机器人来应对其电动汽车的超高需求。

小米目前唯一的一座电动汽车工厂位于北京,占地72万平方米,厂区内还包括一家销售门店、一个交付中心和一条测试跑道。工厂本身是一个长方形建筑,内部设有冲压、压铸、车身制造、喷涂、电池组装和整车装配六大工艺流程。《日经亚洲》在最近参观该厂时发现,机器人在这六个环节中都发挥着关键作用。

小米对超级大压铸技术深以为傲。这是一种铝合金压铸工艺,能够一次性制造出大型车身部件。例如,在传统制造工艺下,安装在后轮上方的一个大模块需要由72个部件焊接而成,焊接点多达840处。相比之下,压铸工艺则可以一次性压铸出一个大型部件,生产时间缩短近一半。

“我们公司和特斯拉是目前中国仅有的两家拥有此类巨型压铸机的企业。”一位小米工厂向导表示。

小米使用一体化压铸技术

在小米工厂内,一台巨大的白色巨型压铸机占据了中心位置。这台机器生产的部件会源源不断地被输送到附近离地面几米高的三层货架上。

小米表示,该公司通过高性能激光雷达传感器对部件进行自动化检测,并使用人工智能协助查找缺陷,准确率接近100%。

自动化生产

自动导引车会将部件从巨型压铸机运送到检测环节。各种形状和大小的机械臂不断重复旋转,以执行其指定任务,仿佛机器人真正接管了整个工厂。

车身框架的组装无需人工协助。车门在一分钟内完成安装。《日经亚洲》在参观过程中看到的区域井然有序,与传统的装配厂形成鲜明对比。

《日经亚洲》在参观小米工厂内部时被禁止拍照。此次参观也未能看到成品车辆下线的情景。

但是与传统流水线不同的是,小米工厂不是在巨大的传送带上组装部件,而是由自动导引车将成品部件运送给机器人,由机器人组装车辆。整个运作流程更类似于小米的最早业务:智能手机制造。

小米使用机器人组装车身框架

在小米工厂,每76秒就有一辆车下线,日产量约为1000辆。自2024年6月起,该工厂已全负荷运转,实行两班倒,每班有1000名员工。

对标特斯拉

小米首家工厂旁边的第二座电动汽车工厂已接近完工,该公司还计划在厂区东侧建设第三座工厂。

自2024年3月首款电动汽车SU7发布以来,小米的汽车销量迅速攀升。该车型拥有运动感十足的外观,并能与小米手机无缝连接。

小米SU7对标的是特斯拉Model 3轿车。小米SU7的售价为21.59万元人民币,而Model 3在中国的起售价为23.55万元人民币。懂车帝的数据显示,过去一年,SU7累计销售了25.6万辆,而Model 3的销量约为20万辆。

小米每76秒下线一辆电动汽车

上周四,小米董事长兼CEO雷军宣布,小米首款SUV YU7正式发布,起售价为25.35万元人民币,低于特斯拉Model Y在中国的26.35万元人民币起售价。雷军在发布会上大力宣传了YU7在续航和动力方面对Model Y的优势。尽管特斯拉在辅助驾驶功能等方面领先,但雷军坚持认为YU7整体规格更高,客户体验更佳。

小米称,YU7在上周四晚上10点开售后三分钟内便收到了20万辆订单。中国天风证券在6月22日的研报中预测,该车型将加速小米的增长。天风证券指出,YU7有潜力成为远超市场预期的爆款。

根据懂车帝的数据,特斯拉旗舰车型Model Y在过去一年的销量约44万辆。小米电动汽车工厂已经开始生产YU7,等待发货的车辆已存放在仓库中。(作者/箫雨)

更多一手新闻,欢迎下载凤凰新闻客户端订阅。想看深度报道,请微信搜索“”。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