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豪华汽车品牌阵营中,奥迪近期的一系列动作引发了广泛关注。四年前,奥迪曾雄心勃勃地宣布将全面拥抱电动化,然而,这一立场最近似乎有所动摇。
现任奥迪CEO格诺特·多尔纳在接受知名汽车媒体Autocar采访时透露,奥迪内部已经悄然取消了“内燃机禁令”。这一决定意味着,奥迪将重拾燃油车型和插电混动车型的研发,以确保在未来七到八年内拥有更大的市场灵活性。多尔纳还表示,这一转变并非他的决策,而是前任领导层留下的“遗产”。
与此同时,多尔纳还透露了奥迪在大众集团内部的未来角色。据他介绍,奥迪将主导大众集团所有大型车型的硬件和软件开发,包括高端的SSP纯电平台。这一举措将使奥迪在软件定义汽车的新时代中占据核心地位。预计首批基于SSP平台打造的车型将在2027年末或2028年上市。
在中国市场,奥迪也迅速发表了官方声明,强调将根据不同市场的特点,以“灵活且稳定的方式提供差异化的产品组合”。简而言之,奥迪将采取多元化战略,燃油车和电动车并行发展。
回顾奥迪的电动化之路,可谓波折不断。早在2023年,奥迪就试图通过推出Q8 E-tron等车型来抢占电动车市场。然而,这款被寄予厚望的车型却因技术瓶颈和市场表现不佳而面临停产。Q8 E-tron的续航里程、能耗以及平台化优势等方面均未能达到预期,使得奥迪在电动车领域的探索遭遇挫折。
除了产品层面的问题,奥迪在电动化战略上也曾陷入混乱。为了区分电动车和燃油车,奥迪曾尝试采用双数系列代表电动车、单数系列代表燃油车的命名方式。然而,这一做法不仅让消费者和经销商感到困惑,还未能有效提升奥迪在电动车市场的竞争力。相反,这一波改名操作反而影响了奥迪在传统燃油车市场的表现。
面对电动化进程的缓慢和市场竞争的压力,奥迪开始调整战略方向。一方面,奥迪继续加大在燃油车领域的投入,推出全新A5L等车型,以提升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奥迪也在积极探索与华为等科技企业的合作,以加速电动化转型。
在全新A5L车型上,奥迪采用了第五代EA888发动机和保时捷同款的VGT可变几何截面涡轮增压器等技术,提升了车辆的动力性能和燃油经济性。同时,A5L还搭载了华为的iDVP汽车数字平台,实现了激光雷达和智驾系统的集成。这一系列技术创新使得A5L在保持燃油车优势的同时,也具备了更强的智能化和电动化能力。
尽管奥迪在电动化转型上遇到了不少挑战,但并未放弃这一领域的发展。通过与上汽联合开发新品牌“AUDI”、大众入股小鹏以及与地平线组建合资公司等举措,奥迪和大众集团正在积极构建电动化生态体系。从三电系统到电子电气架构,奥迪正逐步实现电动化技术的全面布局。
如今,奥迪已经明确了自己的战略方向:在保持燃油车市场竞争力的同时,加速电动化转型。未来,奥迪将如何在传统燃油车市场和电动车市场之间找到平衡点,将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