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领域,一场从新奇技术到得力工作伙伴的变革正在悄然发生。Scott White,Anthropic公司Claude AI产品团队的领航者,亲身体验了这一转变。回想起一年多前,他还目睹了早期AI编程工具的种种局限,那时它们甚至难以完成简单的代码行编写。而今,即便身为非专业程序员,White也能亲手打造出生产级别的软件功能。
在VentureBeat年度企业AI峰会VB Transform 2025的一次炉边对话中,White分享了他的心路历程:“我不再仅仅撰写PRD(产品需求文档),试图说服他人执行某项任务。现在,我首先考虑的是在我们的测试服务器上迅速构建一个原型,并通过实际运行的演示来展示成果。”
White的经历,正是企业AI应用广泛变革的一个缩影。从最初的简单聊天机器人,到如今能够自主工作的复杂“智能体”系统,AI正逐步重塑着我们的工作方式。这一转变,为数百万知识工作者描绘了一个全新的未来图景。
Anthropic公司的Claude系列模型,见证了这一飞速演进的过程。从Claude 2的基本文本补全功能,到Claude 3.5 Sonnet使创建完整应用程序成为可能,再到Claude 4在SWE-bench编程基准测试中取得72.5%的高分,它已成为White口中的“完全远程的智能体软件工程师”。最新的Claude Code编程工具,更是能够分析代码库、搜索API文档、发起拉取请求、回应代码审查评论,并迭代解决方案,且这一切都能在异步状态下工作数小时。
这一变革的影响,远远超出了软件开发的范畴。丹麦制药巨头诺和诺德利用Claude技术,将原本需要10周的临床报告时间缩短至10分钟;GitLab则将这项技术应用于从销售提案到技术文档的多个方面;Intuit更是直接部署Claude,为消费者提供税务建议。
White指出,AI的集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从简单语言模型到增强工具、再到结构化工作流和完整智能体的多层次发展。他强调,智能体是拥有明确目标,并能采取多种行动来实现该目标的系统。而推动这一切的关键,在于模型智能与新产品能力之间“不可阻挡”的联系。
为了构建AI协作者网络,Anthropic推出了模型上下文协议(MCP),White形象地称之为“集成的USB-C”。这一协议为企业软件访问提供了标准化方式,使得AI系统能够轻松接入从Salesforce到内部知识库等各类数据源和工具。这不仅实现了数据访问的民主化,还促进了集成成果的共享和重用。
对于希望引入AI智能体的组织,White给出了务实的建议:从小处着手,逐步构建。他鼓励企业先构建一个组件,确保其有效性后再继续下一个组件的开发。同时,他也强调了评估系统的重要性,以确保AI智能体能够按预期执行任务。White认为,评估已成为新的PRD,公司必须开发新方法来衡量AI在特定业务任务上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