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学界迎来了一次意外而激动人心的发现——一个来自太阳系之外的神秘访客,被命名为“A11pl3Z”的小天体,悄然进入人类的观测视野。这一发现最初由智利部署的“ATLAS”地球撞击预警系统于2025年7月1日捕捉到,而该系统原本旨在搜寻可能对地球构成威胁的近地天体。
经过全球天文学家的联合观测与数据分析,“A11pl3Z”的存在得到了进一步确认,至今已累积超过百次的观测记录,其中最早的观测数据可回溯至2025年6月14日,只是当时并未引起特别注意。这颗小天体的直径约为20公里,正以每秒约60公里的高速穿越太阳系,当前位置位于蛇夫座与人马座之间,距离地球约3.8个天文单位,距太阳约4.8个天文单位。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A11pl3Z”的轨道离心率高达6.0,这一数值远超以往发现的任何星际访客。相比之下,“奥陌陌”的轨道离心率约为1.2,“鲍里索夫彗星”则为3.37。如此极端的轨道离心率,无疑证明了“A11pl3Z”的星际访客身份,它来自太阳系之外,仅作短暂造访,随后将继续其星际旅行。
关于“A11pl3Z”的具体身份,科学家推测其可能是一颗小行星或彗星。然而,截至目前的所有观测均未显示其表现出彗星活动的迹象,如接近太阳时释放气体和尘埃形成彗发或彗尾,因此更倾向于认为它是一颗小行星。这一发现引发了公众对于其是否可能对地球构成撞击风险的担忧,尤其是考虑到其直径远大于导致恐龙灭绝的那颗小行星。
然而,科学家根据现有观测数据计算了“A11pl3Z”的未来运行轨迹,结果显示其将逐渐接近火星,预计于2025年10月3日以最近约0.2天文单位的距离掠过火星。随后,它将继续向太阳靠近,于10月29日抵达近日点,此时距太阳约1.35个天文单位。在此期间,它将与地球分居太阳两侧,最接近地球的时间为10月30日,距离约为1.35个天文单位。此后,“A11pl3Z”将逐渐远离太阳系,因此不会对地球构成撞击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