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亚马逊机器人百万里程碑:AI供应链竞赛,谁将重塑电商格局?

   时间:2025-07-04 09:05:24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东京以东的千叶港,隐藏着一座规模宏大的物流中心——亚马逊千叶港运营中心。这里,超过2600台机器人如同勤劳的蚂蚁,在楼层间穿梭,搬运着货架,而人类员工则扮演着“系统协作者”的角色,与机器人共同协作,每日处理约60万件商品的进出库作业。

这座占地超过12万平方米的物流“蚁巢”,不仅是亚马逊在亚洲的重要物流枢纽,更是其测试“人机共生”新模式的试验田。近日,记者实地探访了这一物流中心,见证了全球最大的电商企业之一如何在这里探索物流的未来。

在仓储物流领域,机器人分拣已不再是新鲜事物。然而,亚马逊在推进机器人与人类协作的道路上,却展现出既大胆又谨慎的态度。据亚马逊全球机器人业务负责人Xavier透露,自2013年首次部署1000个机器人以来,亚马逊的机器人数量已实现了指数级增长,最近更是向日本的一个运营中心交付了第100万台机器人。

尽管拥有如此庞大的机器人队伍,但亚马逊并未考虑将机器人业务向第三方公司开放。Xavier明确表示:“对于机器人部门来说,亚马逊是我们最大的客户,因此我们目前仅专注于满足亚马逊自身的物流需求。”

与此同时,国内电商巨头如京东和字节跳动也在积极布局机器人物流领域。京东物流推出的“智狼货到人解决方案”已在全球范围内开售,而字节跳动的机器人团队也在推进量产,以服务于抖音电商仓等业务。这些巨头之间的竞争,已经从营销和服务体验延伸至供应链与物流领域的精细化管理。

在制造模式上,亚马逊机器人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协同”理念。Xavier介绍称,自13年前推出机器人业务以来,亚马逊就非常注重系统的长期可靠性和集成一致性。因此,他们决定将制造环节与设计环节紧密结合,让设计团队与制造团队在同一地点工作。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设计与制造的效率,还使得亚马逊能够几乎全部采用本地零部件,确保供应链的稳定性。

在技术研发上,亚马逊机器人展现出务实的风格。他们最近推出的新生成式AI基础模型DeepFleet,专注于协调大规模移动机器人。Xavier表示,随着系统间互操作性的提升,DeepFleet未来将有更多的应用场景。同时,在机器人系统本身的发展上,亚马逊也在不断提升系统的复杂性,引入了机械臂、分拣系统、识别系统等各类核心系统。

对于当下火热的大语言模型,亚马逊保持理性态度。Xavier认为,在物理世界中,不能仅依赖大语言模型,因为它不理解物理世界。因此,亚马逊的思路是结合多个系统,而非依赖单一模型。这种务实态度还体现在对技术应用边界的清醒认知上,亚马逊聚焦的是能产生现实影响的领域。

在业务边界和未来方向上,亚马逊机器人的选择同样清晰。他们专注于满足内部需求,同时不放弃长期技术探索。Xavier强调,对于像Vulcan手臂这样造价高昂的系统,其研发逻辑并非单纯追求技术先进,而是综合考虑服务成本、场地安全以及客户需求等多个维度。在人形机器人等领域,亚马逊的探索则保持着长期视角,关注移动性和操作能力的结合。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