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只松鼠在冲刺“A+H”股上市的关键时刻,遭遇了内部的波折。近日,公司宣布终止对爱零食的收购计划,理由为双方在核心条款上存在分歧。然而,爱零食的创始人唐光亮却公开表示,这是三只松鼠单方面的决定。
三只松鼠,这个依靠电商红利迅速蹿红的“国民零食品牌”,近年来在量贩零食的冲击下,业绩出现了明显下滑。为了扭转颓势,公司频频尝试转型,从线上市场向线下拓展,从代工模式转向自建供应链。然而,每一步都走得颇为艰难。
此次放弃收购爱零食,标志着三只松鼠在开拓线下市场和进军量贩零食赛道的又一次失败。零食行业的竞争已经从单纯的流量争夺,转变为综合实力的较量。三只松鼠的困境,也是传统零食企业在转型过程中普遍遭遇的阵痛。
三只松鼠的崛起,与电商平台的流量红利密不可分。2012年,当淘宝天猫还处于流量红利期时,三只松鼠凭借独特的卖萌式营销,迅速在坚果类产品的线上销售中脱颖而出。短短数月,便夺得天猫坚果类目销售冠军。到2019年,公司已成为营收百亿的头部零食品牌,与良品铺子、百草味并称为零食三巨头。
然而,随着流量红利的消退,三只松鼠高度依赖电商渠道的增长模式开始显露疲态。为了寻求突破,公司早在2016年就开始尝试线下转型,但进程并不顺利。从最初的体验店开店计划受挫,到后来的“万店目标”落空,三只松鼠的线下扩张之路充满了坎坷。
数据显示,从2022年初到2024年末,三只松鼠的线下门店数量从1065家锐减至333家,线下门店收入也大幅下降。与此同时,公司的业绩连续四年下滑,净利润整体呈下滑趋势。
面对线下转型的困境,三只松鼠不得不继续加大对线上的投入。但这次,它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淘宝、天猫等平台,而是将目光投向了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电商新领域。2023年,公司推出的“抖+N”全渠道战略取得了初步成效,抖音渠道营收大幅增长,首次超越了天猫,成为公司最大的线上渠道。
然而,这种增长并非没有隐忧。高额的平台导流成本严重挤压了三只松鼠的毛利率。尽管公司整体营收再度回到百亿规模,但净利润的增长却远远跟不上营收的步伐。
在线下渠道拓展方面,三只松鼠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高昂的租金、复杂的区域市场差异以及与传统零食品牌的正面竞争,都让线上品牌在线下市场的拓展举步维艰。更深层次的问题是,线上品牌的基因与线下运营的逻辑存在本质冲突。
为了摆脱困境,三只松鼠选择了通过资本运作来加速线下布局。2024年10月,公司宣布了三笔收购计划,其中包括对爱零食的收购。爱零食深耕华中下沉乡镇市场,拥有超过2000家线下门店,这本应是三只松鼠布局线下的理想选择。
然而,这场看似美好的“联姻”却因核心条款未达成一致而流产。双方各执一词的表态,让这场合作充满了罗生门式的迷雾。据爱零食创始人唐光亮透露,三只松鼠的收购条件一降再降,最终未能达成一致。
失去爱零食后,三只松鼠的线下转型战略再次蒙上阴影。但公司并未放弃努力,而是迅速寻找新的合作伙伴。6月21日,三只松鼠宣布与零食优选签署深度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多个领域展开合作。
同时,三只松鼠还在积极探索新的门店形态。公司在安徽芜湖试点“一分利便利店”,鼓励加盟商改造升级传统便利店和社区超市。公司还推出了“全品类生活馆”,计划在江浙地区的二线城市试点开店。
在供应链方面,三只松鼠也在加速布局。公司通过自建工厂和全球直采等措施,提高自制比例和原料品质。同时,公司还在多个地区建立全品类集约供应基地,完善区域化布局。
零食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过去依靠营销驱动和流量变现的增长模式已经难以为继。三只松鼠能否在战略定力与战术灵活性之间找到平衡点,将决定其在未来竞争中的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