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小米电车业务年末望盈亏平衡,或助力信用评级上升

   时间:2025-07-06 17:07:26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小米智能手机业务增速放缓,电动汽车成新增长点

近期市场观察显示,小米智能手机业务在接下来的两年里,预计将迎来增速的回落。随着市场饱和与消费者信心下降,2025至2026年间,小米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速或将放缓至个位数。然而,这一放缓并未阻碍小米在电动汽车领域的迅猛推进,该业务有望成为公司新的增长极。

小米YU7电动汽车自上市以来,订单量远超预期,显示出强劲的市场需求。由于订单饱满,小米电动汽车业务的增长速度将主要取决于产能的扩张。尽管国内市场在2027年后可能出现增长放缓,但小米电动汽车业务有望进军海外市场,为业务增长注入新的活力。

据预测,小米今年电动汽车交付量将达到近39.4万辆,同比增长高达188%,超出公司内部设定的35万辆目标。小米一期工厂的出货量在上半年呈现稳步增长,预示着产能正在稳步上升。预计二期工厂将在第三季度投入运营,产能爬坡速度或将超越一期,有望在2025年底前实现每月2万辆的产量,使总交付量提升至每月近5万辆。

小米电动汽车业务预计在2025年底前实现盈亏平衡。尽管受二期工厂建设及新车型转换的影响,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可能仍无法实现盈利,但小米凭借强大的供应链管理能力,有望在扩产和成本优化推动下,比其他电动汽车初创企业更快地实现盈利。小米在智能手机供应链管理中积累的经验,将有助于其更有效地管理电动汽车供应链。

小米电动汽车业务的重要增长动力包括即将上市的YU7 SUV、新工厂的产能提升以及大量积压订单。YU7 SUV凭借其宽敞内饰赢得了中国消费者的喜爱,预计将推动下半年电动汽车销售增长。随着新工厂产能的提升,小米电动汽车业务有望在第四季度实现盈利,并在年底前达到盈亏平衡。

小米电动汽车业务的快速发展,也提升了其获得更高信用评级的可能性。如果能在2025年底前实现盈亏平衡,小米获得穆迪和惠誉Baa1/BBB+评级的机会将显著增加。惠誉和穆迪对小米的积极评级展望,主要基于其物联网业务的强大现金流生成能力,以及在电动汽车市场份额扩张的同时有效控制初期亏损。小米较低的关税政策风险敞口,使其成为当前环境下亚洲科技公司的“避风港”。

小米充足的净现金头寸和持续增强的现金流,将为其在电动汽车和人工智能领域的投入提供有力支持。预计到2025年,其调整后杠杆率将降至0.7倍,达到触发评级展望转为“积极”的条件。未来12至18个月内,小米能否获得BBB+/Baa1评级,关键在于其电动汽车业务能否在扩大规模的同时,显著提升盈利能力。

在全球BBB评级的科技同行中,小米的美元债交易利差已收窄至最低水平,反映出市场对其信用基本面增强的预期已被消化。这包括手机和家电市场份额的稳步提升、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的加速增长,以及快速的去杠杆化进程。小米较低的美国业务占比,使其能够更好地抵御关税政策的影响。尽管电动汽车业务初期需要大量现金投入,但公司强大的信用指标和净现金储备,为其当前评级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自小米SU7上市以来,公司估值迅速上升,已超出消费电子同行的估值区间,甚至超过其他中资电动汽车生产商。在推出首款电动汽车前,小米的估值处于消费电子企业和电动汽车生产商之间。据分析,小米电动汽车业务的隐含预期市销率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显示出投资者对2026年后电动汽车销售的高预期,留给小米的容错空间相对较小。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