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车时代正悄然步入尾声,其退场或许不如预期般轰轰烈烈,却已在无声中启动了倒计时。这一变革的催化剂,正是迅速迈入2.0时代的可油可电车型,其发展速度超乎想象,势头强劲。
即将于年底面世的小鹏G01便是明证:CLTC标准下,其纯电续航里程可达430公里,综合续航里程更是高达1400公里,更配备了800V架构与5C超级快充技术。
不止于此,众多汽车品牌亦在紧锣密鼓地规划同类产品,意图为增程式与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带来颠覆性变革。或许有人认为,这与燃油车关系不大,实则不然,其影响深远。
随着此类车型的普及,燃油车正逐渐丧失其市场竞争力。用户体验层面,2.0时代的可油可电车型已弥补了过往短板,无论是纯电续航不足还是长途出行不便,均不再是问题。以小鹏G01为例,其纯电续航足以应对日常通勤及短途旅行,加之油箱作为后盾,结合高效快充技术,用户可根据需求自由选择动力模式。
配置层面,这些车型同样实现了飞跃,智能座舱、辅助驾驶系统等高科技配置一应俱全,早已超越了传统“电动代步车”的范畴。相比之下,燃油车仍停留在“织物座椅+机械仪表+卡顿车机”的初级阶段,驾驶体验平平,性价比不高。
使用门槛的降低也是推动可油可电车型普及的关键因素。以往,受限于车位、充电桩等条件,许多消费者望而却步。而今,随着纯电续航能力的提升及快充技术的普及,即便没有家用充电桩,也能轻松应对日常出行需求。加之政策推动与充电设施的日益完善,燃油车的使用优势正被不断削弱。
噪音与震动问题,这一曾经困扰可油可电车型的“硬伤”,如今也得到了显著改善。得益于电池容量的提升及充放电倍率的优化,发动机介入的频率大幅降低,驾驶体验更加平顺安静。即便在亏电状态下,也能通过高效的动能回收系统迅速回血,减少发动机负担。
可油可电车型在续航、补能效率、驾驶体验及配置等方面的全方位超越,已使燃油车面临严峻挑战。其市场地位正逐步被新兴车型所取代,燃油车时代的终结或许已为期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