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智元机器人买壳上纬新材,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上市路还有多远?

   时间:2025-07-10 12:31:30 来源:华尔街见闻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资本市场的一次重大动作中,智元机器人正式亮相,引发市场广泛关注。近日,上纬新材(688585.SH)宣布,其控制权将易手于智元机器人相关联的实体——上海智元恒岳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智元恒岳”)及其关联方上海致远新创科技设备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致远新创”)。这两家实体计划收购上纬新材至少63.62%的股份,交易金额预计不低于19.96亿元。

此次交易完成后,上纬新材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智元恒岳及其背后的实际控制人邓泰华。这一变动不仅标志着上纬新材迎来新的管理团队,更预示着其可能成为科创板首家人形机器人概念企业的旗下公司。

市场对此次交易的期待远不止于控制权变更本身。更引人注目的是,上纬新材是否会成为智元机器人未来上市的跳板,进而成为A股市场“人形机器人第一股”。尽管智元机器人明确表示,近期并无向上纬新材注入资产的计划,但市场反应热烈,上纬新材股票在消息公布后迅速涨停。

然而,从实际操作角度看,智元机器人以上纬新材为主体上市的道路并不平坦。智元机器人的估值远高于上纬新材,短期内注入资产很可能构成借壳上市,这在科创板尚无先例。尽管如此,市场普遍认为智元机器人不会轻易放弃这一机会,未来仍可能通过重组或分步走等方式规避借壳上市的认定审查。

智元机器人若成功注入上纬新材,将为那些暂不具备IPO条件的早期科创公司提供一种新的上市路径——“先买壳、后上市”。这一操作范式虽然充满挑战,但也为市场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关于智元机器人如何被注入上纬新材,市场存在多种猜测。一种可能的路径是,智元机器人在未来通过向上市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方式实现整体上市。然而,这一操作难度较大,不仅因为借壳上市的审核标准严格,还因为科创板对注入资产有明确的财务要求。

另一种路径是,智元机器人静待36个月后再发起重大资产重组,以豁免借壳上市的认定约束。这种方式虽然避免了即时的监管障碍,但面临行业景气度和竞争格局变化的不确定性。

还有一种较为灵活的方式是,智元机器人在避免构成“实质借壳”的前提下,将标的资产进行解包拆分,以“小额-渐进式”的方式装入上纬新材。这种方式无需等待3年,也避免了借壳上市的认定,但需要精心设计和操作。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收购主要由智元恒岳和致远新创共同参与。致远新创由邓泰华及智元机器人高管共同持有,而智元恒岳的股权结构也预留了对高管及核心员工的股权激励空间,为后续的一级市场融资扩股提供了铺垫。

对于整个行业而言,如果智元机器人能够顺利注入上纬新材,将开辟一种新的资本运作范式。在当前A股IPO审核趋严的背景下,这一路径或许能为那些计划上市但又不满足上市条件的早期科创企业提供新的启示和参考。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