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小米汽车热销与交付困局:车主苦等,友商伺机“撬单”

   时间:2025-07-13 01:31:44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雷军在社交媒体上宣布,小米汽车自上市以来,仅用15个月便实现了30万辆的交付里程碑。这一成绩不仅刷新了新势力车企的最快纪录,而且仅凭SU7和刚刚启动正式交付的YU7两款车型便达成了这一壮举。小米汽车随即宣布,将2025年的全年交付目标上调至35万辆,展现出对市场的强烈信心。

然而,荣耀背后,小米汽车也面临着交付周期的漫长挑战。车主们普遍反映等待时间过长,成为一大痛点。数据显示,YU7标准版锁单后最快也要53-56周才能交付,Pro版为48-51周,而Max版虽然稍快,也需要33-36周,最长等待时间接近14个月。自SU7发布以来,“欠车”现象便屡见不鲜,交付压力持续存在。

产能数据进一步揭示了这一压力。尽管SU7上市已超过一年,但当前下单仍需等待约8个月。根据一期工厂5月的产能推算,SU7在手订单已超过20万辆。而YU7上市仅3分钟便锁定了12.2万辆订单,两者相加,小米汽车当前面临至少35万辆的交付压力。按照当前产能计算,消化这些订单需要一年半的时间。

供应链的稳定性也成为小米汽车必须面对的问题。数十家核心供应商中的任何一家出现问题,都可能影响产能的释放,给交付带来不确定性。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友商们纷纷采取行动,试图“撬走”小米汽车的潜在客户。蔚来、阿维塔、极氪等品牌推出了针对已预定包括小米YU7在内的多个品牌车型用户的退订补偿政策,以吸引他们转而购买自家产品。除了明面上的现金补贴,还有一些商业暗战在上演,如竞品销售利用政策时间点进行现场演算,暗示等待小米汽车将面临更大的经济损失。

面对产能瓶颈和友商的竞争,雷军却出人意料地推荐了竞争对手的车型,建议着急用车的消费者可以考虑小鹏G7、理想i8甚至特斯拉Model Y。然而,这些客气话能否真正让小米汽车的准用户“回心转意”,仍是一个未知数。

尽管如此,小米汽车凭借其外观和车机系统的优势,仍然吸引了大量用户愿意为“期货”下单。在二级市场上,该款车的表现甚至不输传统豪车。小米汽车的连续走红,不仅体现了市场对其产品力的认可,也彰显了“后来者”的优势——它满足了车主对于配置、性能以及颜值的综合诉求。

相比之下,特斯拉Model Y的号召力却大不如前。今年3月借改款冲至销量巅峰后,4月和5月的交付量均出现大幅下滑。这一升一降之间,也反映出小米汽车作为“后来者”在市场上的强劲势头。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