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科技界掀起了一股AI原生浏览器的热潮,多家科技巨头纷纷推出或预告了自家的AI浏览器产品。
继Perplexity的Comet和The Browser Company的Dia之后,OpenAI也预计将在不久的将来推出其AI浏览器,该浏览器将整合聊天界面和AI代理功能,为用户提供更为便捷和智能的上网体验。
这些AI浏览器的功能相当强大。以Comet为例,它重新定义了浏览器的界面逻辑,提出了“AI即浏览器”的理念。在网购时,Comet可以自动为用户比价、查看评论,甚至直接完成结账流程。用户还可以在任意网页上使用“Assistant”或“Summarize”功能,快速分析上下文、总结内容或翻译信息。
然而,这些强大的功能并非没有代价。据报道,Comet的订阅费用高达每月200美元,高昂的价格引发了关于其性价比的讨论。一些网友调侃道,这么贵的浏览器,不好用都对不起这个价格。
AI浏览器的出现,无疑对个人的知识获取和信息呈现形式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它不仅可能大幅提升用户获取信息的效率,还可能撼动互联网时代的格局。然而,就像ChatGPT刚出现时人们对GPT-5的期待一样,目前这些AI浏览器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我们不应过度高估它们的能力。
回顾互联网的历史,浏览器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工具之一。无论是手机上的App请求还是PC上的网页访问,几乎都离不开浏览器。而现在,AI正在逐渐改变这个工具。
不过,目前的AI浏览器大多还是作为第三方插件嵌入到传统浏览器中,其性质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用户仍然需要输入精确的关键词来获取想要的信息。而真正的AI浏览器应该是内建AI、原生集成,能够访问用户允许的所有标签页,提供深度集成和一体化支持所有功能的服务。
以Dia为例,它的AI引擎与浏览器的内核处于同一层级,可以在用户打开的任何一个标签页里直接要求AI完成翻译、总结、润色等任务。这种全新的信息获取环境大大提升了用户的效率。
然而,尽管AI浏览器在功能上有着诸多优势,但它们仍然面临着现实的难题。首先,目前市面上的AI浏览器大多只适配特定的操作系统和硬件,无法满足大多数用户的需求。其次,用户在使用传统浏览器时积累了大量的书签和个人信息,这些信息的迁移成本非常高。
尽管如此,AI浏览器的出现仍然给传统浏览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未来,传统浏览器可能会整合AI浏览器的功能,使其变得更加强大。而AI浏览器则需要不断提升用户体验和兼容性,才能在市场上立足。